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眉目的意思、眉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眉目的解釋

(1) [brow and eye]∶眉和眼

(2) [features]∶面貌

眉目清秀

(3) [prospect of a solution]∶事情的頭緒

把事情弄出點眉目來再走

(4) [logic;sequence of ideas]∶文章的條理

在重要處劃線以清眉目

詳細解釋

(1).眉毛和眼睛。亦借指容顔。 南朝 宋 鮑照 《學古》詩:“嬛緜好眉目,閑麗美腰身。”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 朱某 一婢,粗材也,稍長漸慧黠,眉目亦漸秀媚。” 茅盾 《色盲》二:“忽然在他眼前,浮出個颀長細腰的倩影,一副略帶幽怨氣分顯露出胸中的委屈的眉目。”

(2).比喻群才中的傑出者。 唐 劉禹錫 《奚公神道碑》:“是曹在南宮為眉目,在選士為司命。” 清 黃宗羲 《沉昭子耿岩草序》:“今之修《明史》,其史官最著名者,亦不數人,先生其眉目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 韓翃 中 唐 詩人眉目,兩邀人主特達之知。”

(3).指事端。《北史·齊馮翊王潤傳》:“ 馮翊王 少小謹慎,在州不為非法,朕信之熟矣。登高遠望,人之常情,鼠輩欲輕相間構,曲生眉目。”

(4).比喻事物的要領、頭緒或條理。《元典章新集·戶部·義倉》:“仍於各鄉依例設置義倉一所,於門首竪立綽屑大書雕刻‘義倉’二字,以表眉目。”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漢書十六·漢藝文志考證》:“《藝文志》者,學問之眉目,著述之門戶也。” 茅盾 《手的故事》:“況且,您來一趟不容易,總得清出個眉目。”

(5).猶言有面子。《水浒傳》第七十回:“ 盧俊義 直如此無緣!特地教 吳學究 、 公孫勝 幫他,隻想要他見陣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誰想又逢敵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眉目”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人的眉毛和眼睛,常借代容貌特征。例如:“眉目清秀”()。這一用法在古典文獻中常見,如《三國志》描述崔琰“眉目疏朗”()。

  2. 比喻意義
    ①頭緒或條理:表示事情的進展或文章的脈絡。例如:“案件調查已有眉目”()。
    ②綱要或框架:用于形容文章結構清晰,如“文章眉目清楚”()。

二、其他延伸含義(古義或較少用)

三、用法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古籍用例及現代語境,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4、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眉目

《眉目》是一個漢字詞彙,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或表情,包括眉毛、眼睛和臉部的神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眉目”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目”(mù)是由“目字旁”兩筆組成的;“眉”(méi)則是由“目字旁”和“米字頭”組成。

來源

《眉目》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用來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和儀态。後來,這個詞逐漸擴展其意義,泛指一個人的相貌特征和風采。

繁體

在繁體中文中,眉目的寫法和簡體一樣,并未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眉目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眉字寫作“冃”,目字寫作“目”。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逐漸演變,最終形成了現代的字形。

例句

1. 他的眉目間流露出一絲憂慮的表情。
2. 她的眉目清秀,給人一種溫柔的感覺。

組詞

眉眼、眉頭、目光、目瞪口呆、目送、目中無人

近義詞

容貌、相貌、外貌

反義詞

相反義詞有眉飛色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