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機的意思、昧機的詳細解釋
昧機的解釋
指不明時勢的人。 唐 韋應物 《寄柳州韓司戶郎中》詩:“達識與昧機,智殊迹同靜。”
詞語分解
- 昧的解釋 昧 è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還未明亮時)。 昏,糊塗,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認識)。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為昧”。 隱藏,隱瞞:暧昧。昧心(違背良心做壞事)。 冒犯:冒昧(多作
- 機的解釋 機 (機) ī 事物發生的樞紐:生機。危機。轉(僴 )機。契機。 對事情成敗有重要關系的中心環節,有保密性質的事件:軍機。機密。 合宜的時候:機會。機遇。時機。 由許多零作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裝
網絡擴展解釋
“昧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相關信息綜合如下:
1.基本含義
- 拼音:mèi jī
- 詞義:指“不明時勢的人”,形容對事物本質或局勢缺乏清晰認知的狀态。
2.詳細解釋
- “昧”:意為糊塗、不明事理,或隱藏、昏暗(如“愚昧”“拾金不昧”中的不同用法)。
- “機”:此處指時局、機會,而非字面的“機器”或“飛機”。
- 組合含義:形容人因缺乏洞察力而無法認清形勢,常與“達識”(通曉事理)形成對比。
3.出處與例句
- 文獻出處:唐代詩人韋應物《寄柳州韓司戶郎中》詩句:“達識與昧機,智殊迹同靜。”
(意為“通曉時勢者與糊塗者,智慧不同卻能共同歸于甯靜”)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對複雜局勢或問題缺乏判斷力的人,含委婉批評意味。
“昧機”屬較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可能涉及。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韋應物詩集》或相關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昧機的意思
昧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不明白運用奇妙的機關來達到某種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昧(mèi):是一個獨體字,拆分後由日字旁和苗字底組成,總計6個筆畫。
機(jī):由木(mù)字旁和幾(jǐ)字組成,總共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昧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老子·八十一章》:“八十故能昧其途,于無所緻其極,故能無外。” 這句話的意思是八十歲的人因為經曆過各種事情,所以能想通事情的奧義。後來逐漸衍生為昧機這個詞。
在繁體字中,昧機的寫法為「昧機」,保留了原始意思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昧機曾被寫作「昧其」、“昧機”、“昧奇”等,但這些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這個機器的設計真是昧機之功啊。
2. 他靈巧地運用了昧機的手法來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組詞
拆分(chāi fèn)、部首(bù shǒu)、筆畫(bǐ huà)
近義詞
設計、構思
反義詞
明了、明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