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ly-burned briquet] 沒燒透的煤塊或煤球
“煤核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在北京方言中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指未完全燃燒的煤塊或煤球中心殘留的硬核部分。這類煤核兒因燃燒不充分,仍保留一定可燃性,過去常被回收再利用。
發音與寫法
曆史背景與文化關聯
在老北京生活中,煤是冬季取暖和日常烹饪的主要燃料。由于經濟條件有限,人們會将未燒透的煤核兒撿回,重新摻入黃土制成煤球,以節省資源。這一行為催生了“搖煤球兒”和“賣煤核兒”兩種傳統行當。
現狀變化
隨着城市發展,北京家庭已普遍使用清潔能源,煤爐逐漸被淘汰,煤核兒也隨之淡出日常生活,年輕一代對其認知較少。
延伸說明
《煤核兒》是一種常用于北方方言中的俚語,通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事情的性格或特點。這個詞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狀态很糟糕”或者“某人或某事情欠佳”,常常被用于形容身體不適、情緒低落、事情進展不順利等。
煤核兒的部首是火(火+豆),拆分後的筆畫是6畫(火3畫+豆3畫)。
煤核兒這個詞的起源與煤礦有關。在煤礦工作的人們,由于長時間吸入煤塵和工作環境的艱苦,容易引發身體不適,造成疾病。因此,“煤核兒”的意思就是指某人或某事情的狀态像在煤礦工作一樣糟糕。
煤核兒的繁體字為「煤核兒」。
據了解,煤核兒這個詞在古時候并沒有這樣的寫法出現,因為它是一個俚語,屬于口頭語。在古代文獻中可能沒有相關的記錄。
1. 今天身體很差,感覺整個人都像煤核兒一樣。
2. 這個項目進展非常緩慢,現在完全是個煤核兒。
3. 我最近心情不好,整天都覺得自己像個煤核兒。
煤核兒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一般不與其他詞組合使用。
與煤核兒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狀态糟糕、身體欠佳、風騷不好等。
與煤核兒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狀态良好、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