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逼喻的意思、逼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逼喻的解釋

敦促勸喻。《晉書·隱逸傳·宋纖》:“ 張祚 後遣使者 張興 備禮徵為太子友, 興 逼喻甚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逼喻"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修辭術語,在現代通用漢語詞典中較少單獨收錄。綜合古代文獻及修辭學專著,其含義可解析如下:


一、核心釋義

逼喻指通過極盡逼真、細緻的比拟來強化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其核心在于"逼"字所蘊含的迫近、極緻之意,要求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對本體(被比喻的事物)的刻畫達到高度貼合、生動傳神的境界。例如清代學者劉熙載在《藝概》中評杜甫詩"驚風翻河漢"時,認為以"河漢"喻波濤,通過誇張的動态描寫形成"逼真之喻"。


二、字源與結構分析

  1. 本義為"接近、迫近"(《說文解字》:逼,近也),引申為極緻描摹。在修辭中強調喻體對本體的高度還原性。

  2. 即比喻,包含明喻、暗喻等類型。"逼喻"特指其中追求形神兼備的比喻亞類。


三、與相似修辭的對比

術語 核心差異 典型用例
逼喻 強調喻體對本體的極緻仿真 "月如銀盤懸空"(形态逼真)
博喻 多角度比喻同一本體 "如飛霆,如旋風,如崩雲…"
曲喻 通過聯想進行間接比喻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四、古典文獻例證

  1. 《文心雕龍·比興》(劉勰)

    雖未直用"逼喻"一詞,但提出"拟容取心"原則,要求比喻需"切至",即貼合本體本質。

  2. 《杜詩詳注》(仇兆鳌)

    注"星垂平野闊"時,指出"垂"字以逼真感展現星空低垂的視覺張力,屬逼喻手法。


五、現代學術界定

當代修辭學家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雖未單列"逼喻",但于"比喻"章節強調:"凡喻必以非類中涵類似性為根基",而逼喻正是通過放大"類似性" 實現藝術真實(參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2頁)。


參考文獻

  1. 劉勰《文心雕龍》,中華書局2012年版. ISBN 978-7-101-08657-3
  2. 仇兆鳌《杜詩詳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 ISBN 978-7-101-11208-1
  3.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ISBN 978-7-5320-5293-5

網絡擴展解釋

“逼喻”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逼喻”指敦促勸喻,即通過急切或強力的方式說服、告誡他人。該詞由“逼”(強迫、接近)和“喻”(說明、勸告)組合而成,強調勸說的緊迫性。

2. 文獻例證
《晉書·隱逸傳·宋纖》中記載:“張祚後遣使者張興備禮徵為太子友,興逼喻甚切。”此處描述張興以急切态度勸喻宋纖接受官職,體現了“逼喻”的實際應用場景。

3. 字義拆分

4. 注意事項
需注意“逼喻”并非修辭學中的比喻手法,而是強調勸說的行為方式。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

參考資料:更多信息可查看《晉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士波潤不率窗格傳敏大槐宮凳子低濕迵達鹗跱法律責任方表奉喜風興雲蒸功調函件恒度記籍旌信九陌錢咎證籧蒢琅琅冷敷廉袴臨淄六一詩話緑鬟賣侮彌留銘座納寶那羅陀南正碙砂千丁遣官慶功會青筇齊女氣象戰染惹人工島柔懦賽典赤撒丫子山高海深山樝山字身伴生活費説口宿襟素木癱倒田中挑精揀肥銅焊銅線推潭仆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