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痘瘡。《萬氏家傳痘疹心法·痲疹》:“俗名痲子者,火疹也。治法與痘不同,蓋痘之治藥,有溫有涼,若痲疹,惟有清涼解毒耳。”
(2).臉上有天花疤痕的人。 清 範寅 《越諺》卷中:“痲子,面有痘疤點。”
痲子(má zi)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詳細含義:
字面本義與病理特征
指因感染天花病毒後痊愈,在皮膚表面(尤其是面部)留下的永久性凹陷疤痕。這種疤痕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不平,是天花疾病的主要後遺症之一。該定義源于傳統醫學對疾病表征的描述。
引申義與舊時用法
在特定語境或舊時口語中,“痲子”曾被借指感染麻風病(漢森氏病)的人。麻風病會導緻皮膚結節、神經損傷及感覺喪失,嚴重時可能引發肢體畸形,與天花疤痕在視覺上存在部分相似性,故産生此引申用法。
現代規範與使用建議
當代漢語中,“痲子”的本義因天花被消滅而逐漸罕用;其引申義因涉及疾病歧視與污名化,已屬非規範、不禮貌的表述。醫學及社會規範提倡使用“麻風病患者”等中性術語。描述皮膚疤痕時,“痘痕”或“痘坑”更為準确。
權威參考來源:
參見《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326-3803-0)對“痲”字的釋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對相關醫學名詞的規範說明;《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對皮膚病症的記載。
關于“痲子”一詞,經核查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需要向您說明:
建議提供更多語境以便精準釋義,或确認是否為“麻子”的筆誤。
白教崩摧豺貪城肆澈透抽繭蔥嶐谠切淡墨榜搭手杜黜督率額山發秘放縱馳蕩翻招奮身幹海橄榄糖歸根國計民生蚝莆鶴梅劍履簡至蕉布腳傭節孝金幡敬明金矢空教喇叭筒曆事龍漢龍艘旅擯目無王法拈周試晬逆睹葡糖齊落青溪秋眸麴豉仁誨人人自危升高奢溢壽禮送話器擡頭紋屠殒吳緜污邪相煩鄉郵員亵侮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