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鞅的意思、馬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鞅的解釋

馬拉車時套在當胸的皮帶。《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錫樊纓,十有再就” 漢 鄭玄 注:“纓,今馬鞅。”《後漢書·周章傳》:“太守不聽,遂便升車。 章 前拔佩刀絶馬鞅,於是乃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鞅”一詞的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字面含義
    指古代馬拉車時套在馬的“當胸”部位的皮帶,屬于車馬器具的一部分。根據《周禮·春官·巾車》和《後漢書·周章傳》的記載,該詞最早用于描述周代禮制中的車馬裝飾部件。例如東漢鄭玄注釋《周禮》時,明确将“纓”解釋為“今馬鞅”,說明其功能是固定車轅與馬匹的連接。

  2. 現代引申争議
    有部分資料提到“馬鞅”被引申為“用權術手段達成目的”的成語,但需注意:

    • 該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
    • 可能與其他曆史人物(如商鞅)産生混淆;
    • 建議優先采用字面解釋,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 擴展參考:漢代曾發生“周章拔刀斷馬鞅”事件(《後漢書》),通過破壞馬鞅阻止車輛行進,側面印證其關鍵作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鞅的意思

《馬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用來固定馬匹和駕車道具的皮帶或繩索。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鞅的拆分部首是馬字的馬部,它主要由兩個筆畫組成。

來源

馬鞅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說文解字》等古代文獻中,其原義指的是馭馬的用具。驅服馬匹是古代軍事和交通的重要手段,因此馬鞅的出現也代表了古代社會的軍事和交通發展。

繁體

馬鞅的繁體字為「馬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對馬鞅的寫法有所不同,其中一種古字形為「馬穎」,其中「穎」代表鞅。

例句

1. 農民們将馬鞅系在犁上,開始耕作。

2. 他通過調整馬鞅的松緊程度,使駕車更加穩定。

組詞

馬鞅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相關的詞彙,如馬鞅具、馬鞅環等。

近義詞

與馬鞅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馬鞭、缰繩。

反義詞

與馬鞅意思相反的詞語是無鞅、無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