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昧旦晨興”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天未亮就起床,多用于形容勤勞或憂心忡忡難以入睡的狀态。其字面含義中,“昧”指天色昏暗,“旦”為天亮,“晨”即早晨,“興”表示起身,合起來即“天色未明便起床”。
源自《晉書·簡文帝紀》:“何嘗不昧旦晨興,夜分忘寝。”,意為簡文帝勤于政務,天未亮便起床,深夜仍無法安眠。
該成語在文學作品中常被引用,如南朝江淹《恨賦》中“昧旦晨興,别豔姬與美女”,進一步強化了其情感色彩。現代多用于書面語,體現對勤勉精神的贊許或對心緒不甯的刻畫。
《昧旦晨興》是一個成語,意為黎明時分醒來。它的拆分部首是日和木,筆畫總數為14。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它源自于《詩經·南北山》中的一句詩:“唐臨春風柳絺裳,昧旦晨興被宿霜。”這句詩描述了美麗女子晨起時被霜凍蒙面的情景。
《昧旦晨興》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昧旦晨興」。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昧旦晨興」的表達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字演變規律,它的古代寫法可能為「昧旦晨興」。
一些例句中可以使用《昧旦晨興》這個成語,其中一句例句是:“黎明時分,他從睡夢中昧旦晨興。”這個例句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黎明時分從睡夢中醒來的情景。
其他與《昧旦晨興》相關的詞語有: 組詞:昧夜獨行、旦夕之間、晨光熹微 近義詞:黎明、早晨、拂曉 反義詞:昏夜、夜深、黃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