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飇的意思、梅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飇的解釋

黃梅時節的風。 唐 王勃 《采蓮賦》:“洎乎氣徹都鄙,景華川陸,麥雨微涼,梅飇淺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梅飇(méi biā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特指梅雨時節伴隨的強風或急風,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核心釋義


二、古籍文獻中的用法

  1. 詩詞意象:

    宋代詞人周邦彥《鶴沖天·梅雨霁》中“梅風地溽”雖未直用“梅飇”,但“梅風”一詞生動描繪了梅雨季風勢急驟、地面潮濕的景象,與“梅飇”意涵相通。

  2. 氣象記錄:

    清代《通俗編·天文》載:“江南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其時有迅風甚雨,謂之‘梅風’。”此處“迅風”即對應梅飇的疾風特性。


三、氣象與民俗關聯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290-3.
  2. 《中國古代氣象詞典》,王鵬飛編著,氣象出版社,1988年.
  3. 《通俗編》,翟灏撰,中華書局點校本,2013年.
  4.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溫克剛主編,氣象出版社,2008年.
  5. 《中華諺語大辭典》,張魯原編,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梅飇”一詞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自然現象釋義

指黃梅時節的風,常見于古典文學描述。例如唐代王勃《采蓮賦》中的“梅飇淺燠”,即描繪梅雨季風的微涼與悶熱交織的特點。這一解釋強調季節特征,與氣候相關。

二、象征性釋義(需謹慎參考)

部分資料将其視為成語,讀作méi biāo,由“梅”(梅花)和“飇”(狂風)組成,比喻人在逆境中堅韌不屈。例如形容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綻放,引申為贊美頑強精神。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為現代引申用法。

補充說明

  1. 詞源差異:第一種釋義有明确文獻支撐(如王勃詩作),第二種更多為意象延伸。
  2. 使用場景:若出現在古詩文中,通常指自然風候;現代語境下可能用于象征性表達。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語境選擇釋義。如需考據古典文獻,優先參考第一種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艾窩窩别貢博明蟬韻抄更紙超期秤提赤疫船舶國籍從惥端紫廣被貴權毂辘憨頑宦者令呼天搶地互通有無壺子加官進祿漸慢基輔旌賢敬贈籍年寄田舊因可愛礚礚客艘壸範蜫蠕蓮台六月雪龍龈羅唝曲鳴噪目的地目睫黏忒忒鳥革翚飛漚鳥骈生皮肉秋酎雀麥人工湖三從觞杓神意自若設置世界經濟首造吻莽文囿五斤手無媿色誣上謝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