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蒿。《詩·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三國 吳 陸玑 疏:“蔚,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華,華似胡麻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鋭而長,一名馬薪蒿。”
“馬薪蒿”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馬薪蒿”是植物牡蒿的别稱。根據《詩經·小雅·蓼莪》的注釋,三國時期學者陸玑提到:“蔚,牡蒿也……一名馬薪蒿”。這種植物生長周期為三月發芽,七月開花,八月結角,果實形似小豆且尖銳細長。
由三個漢字構成:
有資料提到“馬薪蒿”被用作成語,比喻做事未盡全力導緻結果不佳。例如: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注釋,曆代文獻多沿用其植物學含義,而比喻用法僅在現代個别詞典中出現,尚未被權威典籍廣泛收錄。
若需進一步了解牡蒿的植物特性,可參考《詩經》相關注解或植物學典籍。
《馬薪蒿》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一種生長在田間地頭的草。這種草的葉子飼料豐富,常用來喂養牲畜。
《馬薪蒿》這個詞的部首是草字頭部,草字頭包括了兩個部首,分别是艹和⺀。筆畫的總數是13畫。
《馬薪蒿》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其中的“馬”指的是馬,而“薪蒿”則指的是這種生長在田間地頭的草。由此可見,這個詞是由兩個有具體意義的漢字組合而成,用來形容喂養馬匹的飼料。
《馬薪蒿》的繁體字是「馬薪蒿」。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馬薪蒿」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薪”字的古代寫法是「薪」,與現代略有差别。其他字的字形變化不大。
以下是使用《馬薪蒿》一詞的例句:
以《馬薪蒿》為基礎,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根據《馬薪蒿》這個詞的意思,以下是一些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