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汧的意思、馬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汧的解釋

指 晉 馬敦 。因曾任 汧 督,故稱。《文選·潘嶽<馬汧督誄>》 李善 題注引 臧榮緒 《晉書》:“ 汧 督 馬敦 ,立功孤城,為州司所枉,死於囹圄, 嶽 誄之。” 清 錢謙益 《哭稼軒一百韻》:“鄉夢憑 溫序 ,哀詞屬 馬汧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汧”是一個曆史人物相關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和出處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晉代将領馬敦。因他曾擔任汧城(今陝西隴縣一帶)督守,故被稱為“馬汧”。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此稱謂出自潘嶽(西晉文學家)的《馬汧督诔》。據《文選》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記載,馬敦在守衛汧城時立下戰功,但因遭州司誣陷,最終死于獄中。潘嶽為其撰寫诔文,頌揚其忠勇并控訴不公。

  3. 後世引用
    清代文人錢謙益在《哭稼軒一百韻》中曾化用此典,如“哀詞屬馬汧”,借馬敦的遭遇隱喻對忠良蒙冤的悲憤。

  4. 使用場景
    該詞屬曆史專名,現代極少使用,多出現在研究晉代曆史或古典文學的文獻中。

“馬汧”是對馬敦的特定稱呼,其背後承載了忠勇将領蒙冤的曆史事件,需結合晉代文獻理解其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汧的意思

《馬汧》(mǎ qín)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馬漢子義,表示馬的鬃毛或坐車趕馬的人。馬汧也可以指代以馬的鬃毛為裝飾的物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汧》的拆分部首是馬字旁,由4筆組成。

來源和繁體

《馬汧》是一個古代詞彙,具有悠久的曆史。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馬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馬汧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金文、篆文和隸書中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但它的基本意義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的馬汧看起來非常美麗。

2. 他是一位熟練的馬汧師傅。

相關詞語

組詞:馬鬃、馬車、馬師傅。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馬鬃、馬毛。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