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旄象的意思、旄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旄象的解釋

(1).牦牛與象。《韓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必旄象豹胎。”《呂氏春秋·本味》:“肉之美者,猩猩之脣……旄象之約。” 高誘 注:“旄,旄牛也,在西方。象,象獸也,在南方。”

(2).飾以象牙的旌旗。《淮南子·原道訓》:“席旃茵,傅旄象。” 高誘 注:“旄,旌也。象,以象牙為飾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旄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動物組合義

指牦牛與象兩種動物。該釋義源于古籍記載:

  1. 《韓非子·喻老》提到“必旄象豹胎”,說明古代貴族以旄象等珍稀動物為食材。
  2. 《呂氏春秋·本味》記載“旄象之約”,東漢學者高誘注:“旄為西方牦牛,象為南方象獸”。

二、器物裝飾義

指飾以象牙的旌旗,屬古代儀仗用具:

  1. 《淮南子·原道訓》載“傅旄象”,高誘注:“旄指旌旗,象指象牙裝飾”。
  2. 從構詞結構看,“旄”本義為牦牛尾裝飾的旗幟,“象”在此特指象牙材質,組合後指代華貴旌旗。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已罕用,主要見于先秦文獻。兩種釋義的共同點在于突顯古代貴族階層的奢華特質——或取珍獸為食,或制華器為飾,反映了古代等級制度下的物質文化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旄象的意思

旄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旗幟和象征。在古代中國,旄象被用作一種标志,代表着權威、地位或榮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旄象的部首是⻢,并且由六個筆畫組成。

來源

旄象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古代的甲骨文字演變而來。甲骨文字中的"旄"指的是旗幟,"象"則是象征。這兩個意思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旄象"這個詞。

繁體

旄象的繁體字為 "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旄象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旄"一般寫作旄⻢,"象"則寫作⾁貝口。兩個字合在一起後,成為了現代字形的"旄象"。

例句

1. 他的演講被視為公司價值的旄象。

2. 這面旄象代表着我們團隊的團結和榮譽。

組詞

旄旄(形容旌旗飄揚)

象征(符號、标志)

近義詞

标志、象征、徽記

反義詞

平凡、無關緊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