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貌執的意思、貌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貌執的解釋

以禮相待。《荀子·堯問》:“貌執之士者百有餘人。” 楊倞 注:“執,猶待也,以禮貌接待之士百餘人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餘學 遺山 ,論詩一絶雲:‘清才未合長依傍,雅調如何可詆娸。我奉 漁洋 如貌執,不相菲薄不相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貌執”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綜合分析:

基本解釋

  1. 以禮相待(主流釋義)

    • 源自《荀子·堯問》,原文記載“貌執之士者百有餘人”,指以禮貌接待賢士。楊倞注“執,猶待也”,即“以禮貌接待之士”。
    • 清代袁枚在《隨園詩話》中亦用此意,如“我奉漁洋如貌執”,表達對王士禛(漁洋)的禮敬。
  2. 表面化拘泥(少數釋義)

    •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隻看外貌,執着于表面現象”。但此釋義未見于傳統典籍,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使用建議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貌執的意思

《貌執》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指憑借外表來主張權力或表示态度。具有用貌取人、以貌取勝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貌執》的拆分部首為言和手,分别代表語言和動作。它總共有12畫。

來源

《貌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權謀策略,當時人們認為外表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和地位,因此許多人會通過改變自己的外貌來獲得權力或表達态度。

繁體

《貌執》的繁體字為「貌執」,保留了原始意義和拆分部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貌執」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貌」的上部為「豕」,表示外貌;「執」的下部分為「寸」,表示掌握。整體意為掌握外貌。

例句

1. 某些政客常常利用貌執的方式來影響選民的選擇。

2. 他靠着貌執立下了許多戰功,但卻遭到了内部的反對。

組詞

貌測、貌似、貌合神離、貌取勝

近義詞

貌取、貌同實異、貌友

反義詞

德望、本末、實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