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蔭的意思、冒蔭的詳細解釋
冒蔭的解釋
冒名而得庇蔭。謂冒稱父祖有功而得入學或任官之權。 唐 韓愈 《請複國子監生徒狀》:“其新補人有冒蔭者,請牒送法司科罪。”
詞語分解
- 冒的解釋 冒 à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煙(.煙往上升;.發怒)。冒汗。冒尖。 不顧(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頂着:冒雨。冒險。冒死。 不加小心,魯莽,沖撞:冒失。冒昧。冒進(不顧具體條件,急躁進行)。 用假的充當真
- 蔭的解釋 蔭 (蔭) ī 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陰影:樹蔭。蔭蔽(a.枝葉遮蔽;b.隱蔽)。蔭翳(亦作“陰翳”)。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冒蔭”是一個曆史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冒名獲取庇蔭特權,具體指通過虛假聲稱父輩或祖輩有功績,從而獲得入學、任官等資格或權利。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定義
- 詞義構成:“冒”指假冒、冒稱,“蔭”即庇蔭,指因祖先功勳而享有的特權。合指通過虛假身份獲取本不屬于自己的權益。
- 曆史背景:古代(尤其是唐代)存在“恩蔭制度”,允許官員後代憑借父祖功績直接入仕或入學。冒蔭即是對此制度的濫用。
2.出處與例證
- 唐代韓愈在《請複國子監生徒狀》中明确提到:“其新補人有冒蔭者,請牒送法司科罪。”說明當時冒蔭屬于違法行為,需移交司法懲處。
3.社會影響
- 制度漏洞:暴露了古代恩蔭制度的弊端,易滋生腐敗和不公。
- 法律應對:如唐代對冒蔭者采取嚴厲措施,反映出官方對維護選官公正性的重視。
4.現代關聯
- 現代語境中,冒蔭現象已不存在,但類似行為(如僞造履曆、冒名頂替)仍可能涉及法律問題。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制度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冒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樹木的枝葉茂盛密集。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冫和艹,冫部表示冷的意思,艹部表示植物。根據筆畫順序來看,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5,其中冫部4畫,艹部11畫。
《冒蔭》一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漢語。其中,「冒」字源于甲骨文,其意指樹葉逐漸展開,與農作物生長茁壯的情景相類似。而「蔭」字則意味着樹蔭,指的是樹木葉子茂盛形成的陰涼所在。
《冒蔭》的繁體字為「冒蔭」。在繁體字中,「蔭」表示樹蔭,與簡體字的「蔭」意思相同,隻是字形上稍有不同。
在古代漢字書寫方式中,《冒蔭》的寫法也有變化。在古籍《說文解字》中,「冒」字的寫法為「冐」,而「冐」字下面的「午」字則代表了陽光位移,樹葉從内向外展開生長。
以下是《冒蔭》的例句:
1. 那片郊野,樹木茂盛,到處都是冒蔭的大樹。
2. 夏日裡,走進公園的人們都尋找遮蔽陽光的冒蔭樹。
《冒蔭》的組詞:冒昧、冒險、冒泡、遮蔭、樹蔭。
和《冒蔭》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茂密、蔥茏、郁郁蔥蔥。
和《冒蔭》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光秃、荒蕪、幹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