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耄老的意思、耄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耄老的解釋

老年;老年人。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閔耄老之逢辜,憐縗絰之服事。” 宋 葉適 《讀王德甫文卷因送省試》詩:“昔誇新龍首, 伏 呂 較早晏;又推舊 菑川 ,耄老終佐 漢 。”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恆人而至聖賢,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耄老(mào lǎo)是漢語中表示高壽的書面用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1. 詞源解析 《漢語大詞典》指出“耄”字本義為“年九十曰耄”,《禮記·曲禮上》有“八十九十曰耄”的記載。該字從“老”部,甲骨文字形作老者扶杖狀,生動展現衰老意象。

  2. 年齡界定 現代《新華詞典》将“耄老”定義為“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但在傳統典籍中存在不同标準:《鹽鐵論·孝養》稱“七十曰耄”,而《釋名·釋長幼》則雲“八十曰耋,九十曰耄”,顯示古代年齡劃分的彈性特征。

  3. 文化引申 《禮記·大學》“老有所終”鄭玄注中,“耄老”被賦予道德意涵,特指“德行成熟的年長者”。這種用法在《漢書·武帝紀》诏書“耆老之人,發齒堕落”中得到印證,強調社會尊老的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耄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老年或老年人,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拼音為mào lǎo,注音為ㄇㄠˋ ㄌㄠˇ()。

  2.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漢代王褒《四子講德論》提到“閔耄老之逢辜”,表達對年長者的憐憫()。
    • 宋代葉適的詩中“耄老終佐漢”,以“耄老”形容輔佐漢朝的老年賢者()。
    • 明代方孝孺《君子齋記》用“自少而至耄老”比喻從青年到老年的成長過程()。
  3. 現代語境與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如例句“雲霧缭繞的深山間,耄老與孫女種植莊稼”,體現對長者的描述()。部分方言或古風作品中可能沿用其古義。

  4. 延伸說明
    “耄”本指八九十歲高齡,《禮記》有“八十、九十曰耄”的記載,而“耄老”則泛稱年邁者,隱含對閱曆的尊重。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引證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權威辭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礙崄阿剌吉酒不到黃河心不死操作産褥朝音乘方澄醪赤鈔抽抽搭搭躊竚刺戒二豎翻樣高疏軌論孩兒參河龜懷愁緩怠胡觑胡志明講題交造挾贊禁籍聚寇扣帽子愧懼老艾麗妲列鼎溜槽鸾鳳俦路線美事民辦内睦千裡之任喬腔青漣清脩辱國三邊形麝蘭盛運盛載石方收榷熟荒太湖天主堂脫缰望眼為樂溫泔清幰幰閑一小耗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