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滿招損,謙受益的意思、滿招損,謙受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滿招損,謙受益的解釋

自滿招緻損失,謙虛得到益處。《書·大禹谟》:“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 益 陳謨雲:‘滿招損,謙受益。’豈營麗辭,率然對爾。” 宋 陳師道 《拟禦試武舉策》:“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化者,誠服之也。故曰:滿招損,謙受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滿招損,謙受益”是一句源遠流長的漢語諺語,蘊含着深刻的處世哲學。其核心含義是:驕傲自滿會招緻損失,謙虛謹慎則會帶來益處。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字詞釋義:

    • 滿: 本義指容器中液體充盈,引申為充盈、滿足、驕傲自滿。此處特指人因自視過高、滿足于現狀而産生的驕傲心态。
    • 招: 意為引來、導緻、招惹。
    • 損: 指損失、損害、減損。既可以是物質上的損失,也可以是聲譽、機會、進步等方面的損害。
    • 謙: 指虛心、不自滿、态度恭敬。是一種放低姿态、認識到自身不足并願意學習的态度。
    • 受: 意為接受、得到、獲得。
    • 益: 指好處、益處、增益。與“損”相對,指在知識、能力、人際關系、機遇等方面得到提升或好處。
  2. 整體釋義: 這句話通過對比“滿”與“謙”兩種截然相反的态度及其帶來的結果(“損”與“益”),精辟地闡述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 “滿招損”:當一個人驕傲自滿時,容易固步自封,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喪失學習和進步的動力。這種态度會讓人盲目自信,做出錯誤判斷,疏遠他人,最終導緻失敗、挫折或各種損失。
    • “謙受益”:相反,保持謙虛的态度,意味着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願意傾聽和學習,尊重他人。這種開放和進取的心态使人能夠不斷吸收新知識、新經驗,赢得他人的好感和幫助,從而獲得成長、進步和各種益處。
  3. 文化内涵與出處: 此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謙虛、反對驕傲的核心價值觀。它最早可追溯至《尚書·大禹谟》:“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将其提升到“天道”(自然規律)的高度,強調了謙虛不僅是美德,更是符合宇宙運行法則的智慧。

  4. 現實意義: 在現代社會,“滿招損,謙受益”的智慧依然適用:

    • 個人成長: 學海無涯,保持謙虛才能持續學習,避免因自滿而落後。
    • 人際關系: 謙虛使人易于相處,赢得尊重與合作;驕傲則易招緻反感與孤立。
    • 事業發展: 在職場或創業中,謙虛使人能看清形勢,接納反饋,做出明智決策;驕傲則可能導緻決策失誤、團隊不和。
    • 修身養性: 它是重要的道德修養準則,提醒人們時刻保持清醒,戒驕戒躁。

“滿招損,謙受益”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深刻揭示了驕傲自滿的危害和謙虛謹慎的價值。它告誡人們,無論處于何種境地,都應保持虛懷若谷的心态,不斷學習進取,方能避免損失,獲得真正的成長與收益。這句古老的格言,曆久彌新,至今仍是指導人們修身、處世、治學、為政的重要箴言。

網絡擴展解釋

“滿招損,謙受益”是中國古代經典《尚書·大禹谟》中的名言,其核心思想是告誡人們保持謙虛謹慎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本義與出處
該成語意為“自滿會招緻損害,謙虛能獲得益處”,最早見于《尚書》記載的大禹與伯益的對話。當時伯益勸谏大禹以德服人而非武力,提出“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強調這是自然規律。

2. 單字釋義

3. 哲學擴展
該成語還隱含着“物極必反”的辯證思想。提到“水滿則溢,月滿則虧”,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導緻損失,強調為人處世要留有餘地,保持“知止”的智慧。

4. 現實意義

5. 延伸名句
《道德經》中“不自見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以及宋代陳師道“君子勝人不以力,有化存焉”,均與此成語思想相通,共同構成中華文化中修身的重要準則。

别人正在浏覽...

苞桑悖嫚表旌博物館步徑不鮮參察禅悟成活率城頭伧劣絺褐沖歲除鲠簦笠端面二夥訪真發瘗非想天服務部鋼砂狗民國桂花醑狐妖箋檄嘉粟酒聖炕孵兩頭大路次路費論劾蟊蜮沒影明度墓門年夜飯脯子棄其餘魚七族取巧圖便射捍伸伸折聲士風水疱松放往鑒晚學生違經文脈相候響震失色縣署小日中小治葉吉協奏曲席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