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天遍地的意思、漫天遍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天遍地的解釋

猶漫山遍野。形容衆多而密集。《水浒傳》第八八回:“我上高阜處觀望 遼 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漫天遍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充滿整個天地之間,形容範圍極廣或數量極多”。從漢語詞典角度分析,該詞可從以下層面展開釋義: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由“漫天”和“遍地”兩個詞組合而成。“漫天”指布滿天空,形容範圍廣闊;“遍地”意為遍布地面,強調覆蓋所有角落。兩者結合後,形成空間上的全方位覆蓋,既包含垂直維度的天空,也囊括水平維度的地面,最終引申為“無所不在、聲勢浩大”的意象。例如:“大雪漫天遍地,遮蔽了遠山近樹”(《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詞性與結構

    從語法結構看,屬于聯合式成語,通常作定語或狀語使用。例如:“蝗蟲漫天遍地襲來”(作定語)、“謠言在城中漫天遍地傳播”(作狀語)。其構詞特點體現了漢語中通過空間疊加強化語義的表達傳統,類似結構的成語還有“鋪天蓋地”“漫山遍野”等(《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中華書局,2009年)。

  3. 使用場景與語義側重

    該詞多用于兩類語境:

    • 自然現象描述:如沙塵暴、飛雪、柳絮等充斥視野的場景,例:“春日柳絮漫天遍地,如飄雪紛飛”(《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 社會現象比喻:強調事物擴散範圍廣或影響力大,如廣告、謠言、戰火等,例:“促銷傳單在商業區漫天遍地發放”(《成語應用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4. 近義與反義對照

    近義詞彙包括“鋪天蓋地”“漫山遍野”,均強調廣泛覆蓋,但“漫天遍地”更突出空間維度的立體性;反義表達則為“寥若晨星”“屈指可數”,指向數量稀少或範圍局限(《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漫天遍地”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事物數量極多、分布密集,覆蓋範圍廣闊,可指天空或地面上的景象。例如:“春天來了,漫天遍地都是杜鵑花。”

二、出處與用法

  1.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施耐庵《水浒傳》第88回:“我上高阜處觀望遼兵,其勢浩大,漫天遍地而來。”
  2. 語法:聯合式結構,多作定語或狀語,強調數量多且密集。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擴展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水浒傳》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易白臘明經白蔹伯高池湯牀敷捶撻麤樸滇緬公路吊祠疊躍都吏多産掇録笃親發咒高幾跟尋鬼國石海帶嘉良建除剪口嬌養經緯天地機橋角力客董苦苦連台本戲輪日梅花驿難捱内媚獰獝牛後抛文陪塵譜兒嗆啍頃動傾身清嗽親劄神帛繩治石斛實在私徒竦峙彈跳涕霣退尋绾束文表吳幹雺霧相出沒洩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