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硯的意思、筆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硯的解釋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三國志·魏志·後妃傳》“ 文昭甄皇後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世說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标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鍼綫,應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李嶽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筆硯"是漢語中表示書寫工具的組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字詞本義 "筆"指毛筆,是中國傳統書寫工具;"硯"指硯台,用于研磨墨塊成汁的器具。二者合稱泛指文房用具,《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筆和硯,泛指文具",強調其實用功能。

二、曆史演進 考古發現顯示,商代甲骨文已出現類似毛筆的書寫痕迹,漢代硯台形制趨于規整。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漢代石硯證明,筆硯組合至遲在秦漢時期已成為标準書寫配置,承載着中華書寫的千年傳統。

三、文化象征 在文學語境中,筆硯常代指文士生涯,如《後漢書·班超傳》"安能久事筆硯間乎"之句。唐代詩人杜甫"筆硯且勿棄,蘇秦六國行"更将筆硯升華為知識階層的身份标識,體現其超越實用工具的文化價值。

四、現代承傳 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究顯示,明清時期筆硯制作工藝達至巅峰,現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已将"歙硯制作技藝"等列入名錄,傳統筆硯在數字時代仍保持着藝術收藏與文化交流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筆硯”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内涵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毛筆和硯台,屬于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的兩樣工具。

二、引申含義

代指文墨書寫之事或文學創作活動。

文化意義

筆硯不僅是實用工具,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承載着書畫藝術與文人精神。例如清代鄭闆橋詩句“筆硯生涯苦食艱”,即通過筆硯表達文人清貧堅守的風骨。

别人正在浏覽...

跋步牀白念版次長驅直進寸田遳子導緻疊燮多歲風牛馬不相及風飧水宿蜂腰浮議幹脆利落缑氏瓜挂冠求去觀場矮人鶴車褐衾歡天喜地畫室擊動解已金匠蠲救桊桊倥蒙老班掠虜斂膝令辰淪沒貌望麻葉皮墨汁昵附倪煥之逆虜葩華袍哥飄洋航海蘋婆毗助前記七七三三四四盛旦沈陰釋縛焚榇首稼淑弟說話答禮兒酸迂速拙文鋒烏紗帢香室詳說銷行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