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滿清的意思、滿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滿清的解釋

清 王朝為 滿 人所建,故稱“滿清”。 文芷 《曼殊上人詩冊》:“﹝ 蘇曼殊 ﹞為我畫一《兒童撲滿圖》。爾時在 清 季,我輩正競談革命,撲滿者,隱為撲滅 滿清 之意。” 魯迅 《三閑集·“革命軍馬前卒”和“落伍者”》:“他在 滿清 時,做了一本《革命軍》,鼓吹排 滿 ,所以自署曰‘革命軍馬前卒 鄒容 ’。”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當時同伴數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時得到 滿清 提督銜的共有四位,其中有一 沉洪富 ,便是我的祖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滿清”一詞在漢語詞典及曆史語境中具有特定含義,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中國曆史上由滿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1636年—1912年)。該詞強調統治者的民族屬性(滿族),區别于此前漢人主導的朝代。其核心含義包括:

  1. 政權歸屬:以滿族愛新覺羅氏為統治核心的中央政權。
  2. 時間範圍:通常涵蓋從清軍入關(1644年)至辛亥革命(1912年)的統治時期。

二、曆史語境與演變

“滿清”作為特定曆史稱謂,常見于近代反清運動及民國時期的文獻中,帶有一定的政治批判色彩。例如: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滿清:指清朝(1644—1911),因統治者是滿族,故稱。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

  2. 《辭海》(第七版):

    滿清:清代别稱。辛亥革命前,革命黨人對清朝的稱呼,含貶義。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

四、學術使用建議

在嚴謹的曆史叙述中,需注意術語的客觀性: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及曆史學研究共識,術語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參考來源為公開發行的權威辭書,未提供網絡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滿清”是對清朝(1636–1912年)的别稱,因該王朝由滿族人建立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滿清”一詞強調清朝的民族屬性,即統治者以滿族(原稱“女真”)為主體。例如:


二、曆史語境中的使用

  1. 政治象征意義
    辛亥革命前後,“滿清”成為革命派批判清廷的常用詞彙,例如“撲滅滿清”等表述,反映當時漢民族主義思潮。

  2. 國際關系中的稱謂
    在朝鮮丙子之役(1636年)等事件中,朝鮮被迫承認清朝為宗主國,稱其為“滿清”,體現東亞宗藩體系下的民族政權特征。


三、與“大清”的區别


四、現代視角

當代曆史研究多采用“清朝”這一中性表述,但“滿清”仍用于特定讨論,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朝重大事件(如清軍入關、康乾盛世),可參考中的時間線梳理。

别人正在浏覽...

邦土避寇逞興宸宇待閑地照斷梗飄蓬佛宇跗蕚連晖甘奇告茶供貢光燙灌壇滾核桃鍋餅郭椒鴻魚皇澤會觌嘉悼降調交奪挾恃孑立近昵金石韻醵赀萊國蘭彈老人婆冷金紙練材亮閃兩豫力不從心俚談厘務淪漫麻痹不仁前聖牽援綦巾七貧八富秋後算帳仁體三注三唱上詳水晶包疏亮譚天說地騰翔亭亭秀秀屠坊退茹瓦裡問禁窏洝嫌隙狎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