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王朝為 滿 人所建,故稱“滿清”。 文芷 《曼殊上人詩冊》:“﹝ 蘇曼殊 ﹞為我畫一《兒童撲滿圖》。爾時在 清 季,我輩正競談革命,撲滿者,隱為撲滅 滿清 之意。” 魯迅 《三閑集·“革命軍馬前卒”和“落伍者”》:“他在 滿清 時,做了一本《革命軍》,鼓吹排 滿 ,所以自署曰‘革命軍馬前卒 鄒容 ’。”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的家庭》:“當時同伴數人,年在二十左右,同時得到 滿清 提督銜的共有四位,其中有一 沉洪富 ,便是我的祖父。”
“滿清”是對清朝(1636–1912年)的别稱,因該王朝由滿族人建立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滿清”一詞強調清朝的民族屬性,即統治者以滿族(原稱“女真”)為主體。例如:
政治象征意義
辛亥革命前後,“滿清”成為革命派批判清廷的常用詞彙,例如“撲滅滿清”等表述,反映當時漢民族主義思潮。
國際關系中的稱謂
在朝鮮丙子之役(1636年)等事件中,朝鮮被迫承認清朝為宗主國,稱其為“滿清”,體現東亞宗藩體系下的民族政權特征。
當代曆史研究多采用“清朝”這一中性表述,但“滿清”仍用于特定讨論,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清朝重大事件(如清軍入關、康乾盛世),可參考中的時間線梳理。
滿清是指清朝時期的滿族人,特指清朝政權和統治者。
滿清的拆分部首是水部,拼音為“shǔi”;由17畫組成。
滿清一詞最初來源于滿族的稱謂“滿洲”,後來隨着滿族人建立清朝并成為朝廷統治者,滿洲逐漸演變為滿清這一稱呼。
滿清的繁體字為「滿清」。
在古代,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滿清在古時的漢字寫法為「滿淸」。但是,現代使用的寫法是「滿清」。
1. 清朝時期,滿清統治者************幾百年。
2. 滿清政府的統治受到了不少人民的反對。
滿洲、清朝、清帝、滿族、滿人、滿皇、滿洲國
滿族、滿人;清朝、清帝
漢族、漢人;明朝、明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