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而淺。《宋史·河渠志五》:“ 彜 等又奏:‘如 庠 言,雖於河流為順,然其間漫淺沮洳,費工猶多。’”
“漫淺”是一個合成詞,由“漫”和“淺”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其含義需結合兩者的字義及曆史文獻用例來理解:
漫(màn)
淺(qiǎn)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代用例或地理術語,可參考《宋史》相關章節或水利文獻。
《漫淺》是一個詞語,意為“參透或了解的程度不深,知識或體驗的廣度有限”。形容知識或經驗才淺,不夠深入。
《漫淺》是由“水”、“目”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水”為上部,共3畫,“目”為下部,共5畫。
《漫淺》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秋水》:“乃窭漫於逮夜。”在古代,“窭漫”指的是看似淺薄,實則包含智慧和深意的樣子。
繁體字中《漫淺》的寫法為「漫淺」。
在古代漢字中,《漫淺》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類似的意思。
1. 他對這門學科的了解隻是漫淺的,還需要更多的學習和實踐。
2. 雖然已經學了幾年,但是他的國畫水平隻能算是漫淺。
3. 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隻是漫淺的,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1. 漫長:時間長久,過程冗長。
2. 淺薄:知識或經驗不夠深入,表現出膚淺。
3. 參透:完全理解,洞悉事物的真相。
4. 淺嘗辄止:對事物隻有輕微的嘗試或了解,沒有深入研究。
1. 膚淺:指知識或經驗不夠深入,缺乏深度。
2. 淺近:指對某一方面知識的了解比較膚淺。
3. 淺鑒:指隻能從表面現象上得出一些淺顯簡單的看法或判斷。
1. 深入:指對某一方面知識或事物有深入了解和研究。
2. 深奧:指知識或事物含義深沉,難以理解。
3. 深厚:指知識或經驗豐富,内涵深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