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謾駡的意思、謾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謾駡的解釋

隨意亂罵。謾,通“ 漫 ”。《史記·韓信盧绾列傳》:“四人謁,上謾駡曰:‘豎子能為将乎?’”《舊五代史·唐書·武皇紀下》:“ 武皇 以書讓之, 仁恭 捧書謾駡,抵之於地。”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待那可恨的人走過了,當然,指點着那人的背影,又是一番議論,一番謾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謾罵(mànmà)是一個漢語複合詞,指用輕慢、侮辱性的言語攻擊他人。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與用法:


一、基本釋義

指以輕蔑、嘲諷或侮辱的态度責罵他人,言辭激烈且帶有攻擊性。

例:他因意見不合而遭到對方公開謾罵。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二、字源與結構分析

  1. 謾(màn)
    • 本義為欺騙、輕慢。《說文解字》釋為“欺也”,引申為輕蔑、不尊重。
    •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清代。
  2. 罵(mà)
    • 本義為用惡言侮辱他人。《廣雅·釋诂》載:“罵,責也。”
    •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年。

      複合義:“謾”修飾“罵”,強調辱罵時的輕蔑态度,區别于一般指責。


三、用法與語境


四、權威文獻例證

  1. 《紅樓夢》第三十三回:

    “賈政聽了,氣得面如金紙,眼内火星亂迸,隻喝命:‘堵起嘴來,着實打死!’衆小厮不敢違,隻得将寶玉按在凳上,舉起大闆……衆門客見打得不祥了,忙上前奪勸。賈政那裡肯聽,說道:‘你們問問他幹的勾當,可饒不可饒!素日皆是你們這些人把他釀壞了……’謾罵不絕。”

    此處凸顯賈政盛怒下的侮辱性責罵。

    來源: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五、相關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許慎(漢),段玉裁(清)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漢語大字典編纂委員會. 《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4.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5. 曹雪芹. 《紅樓夢》.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6. 王力. 《古漢語詞彙學導論》. 中華書局,2013.

網絡擴展解釋

“謾駡”(màn m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惡毒言語侮辱或诋毀他人。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深層解析

  1. 行為動機
    通常源于負面情緒,如憤怒、嫉妒或不滿,目的是通過言語傷害對方的自尊心或社會形象。

  2. 對象與形式

    • 可能針對個人、群體,甚至某種觀點或行為。
    • 包括直接的人身攻擊,或間接的嘲諷、誣蔑。例如明代文獻提到“謾”有欺騙之意,“誺”指誣陷,暗示可能包含捏造事實的诋毀。
  3. 社會影響
    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人際關系,還損害社會文明交流的氛圍,可能引發沖突或法律責任。

使用建議

提示:若遇到被謾駡的情況,建議保留證據并通過合法途徑維權,而非以同樣方式回應。

别人正在浏覽...

阿家擺脫迸逐愎戆不倫羼補嗔恚陳昧牀垂樗裡出言無狀當着矮人,别說矮話刀叉電壓放大器帝流漿低眉倒運杜律翻雪風柯撫和富邑冠挂跪伏果悍哈叭狗含真撝诃魂景昏冉冉角妙竭智盡忠踖蹐輯屦記事蠲宥科折隆極摩蕩鬧了歸齊泥橇偶燭施明泮岸平頭奴屏帳辟匿鋪厫千載一時全武行人造衛星日誦五車散沒深到神功雙蓮驷黃探喪晩籁五白五古谺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