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言的意思、漫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言的解釋

(1).散言,宣言。《列子·黃帝》:“於衆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衆皆競應。” 張湛 注:“漫,散也。”

(2).隨便地說。 明 徐渭 《拟上督府書》:“不逾兩日,而有司者已報班師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

(3).莫言;别說。 清 魏源 《寰海後十章》詩之四:“漫言孤注投壺易,萬古 澶淵 幾 寇萊 。” 郭沫若 《訪日雜詠·吊千代松原》:“ 千代松原 不見松,漫言巨害自微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漫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1. 散言、宣言
    指散漫或公開的言論,常見于古籍。例如《列子·黃帝》中記載:“於衆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賞百金。’”張湛注釋“漫”為“散”,即公開表達之意。

  2. 隨便地說
    表示隨意、不經心的言語。明代徐渭在《拟上督府書》中提到:“不逾兩日,而有司者已報班師矣。此非生愚之漫言也。”此處強調言論的隨意性。

  3. 莫言、别說
    用于否定或勸誡,相當于“不要說”。清代魏源在《寰海後十章》中寫道:“漫言孤注投壺易,萬古澶淵幾寇萊。”郭沫若的詩句“漫言花信遠,已見水風清”也沿用此意。

總結
“漫言”多用于古漢語和文學作品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其核心語義圍繞“散漫”“隨意”“否定”展開,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漫言》的意思

《漫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言談輕率、隨便、不經深思熟慮的話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漫言》的拆分部首是“氵(三點水)”和“言”,其中“氵”是水的意思,表示與水相關;“言”是表示語言、說話的意思。《漫言》共有9畫。

來源

《漫言》的來源并不确定,但可以推測其起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言行謹慎、慎重的态度非常重視,因此對于輕率、不經思考的言談就會被視為不當之舉。

繁體

《漫言》的繁體寫法為「漫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古代寫《漫言》的方式為「漫曰」。其中“曰”是表示說話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漫言無意間傷害了很多人的感情。

2. 不要隨口漫言,要慎重考慮你的話語對他人的影響。

組詞

1.漫不經心:指做事不用心、不認真。

2.漫天飛舞:形容東西遍布整個空中,充斥天地。

近義詞

1.冒失:指行動魯莽,不經思考。

2.輕率:指言行不慎重,缺乏考慮。

反義詞

謹言慎行:指言行嚴謹慎重,經過深思熟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