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虛的意思、滿虛的詳細解釋
滿虛的解釋
猶盈虧。《管子·國蓄》:“視歲之滿虛而輕重其祿,然後千乘可足也。”《莊子·田子方》:“消息滿虛,一晦一明。”《韓非子·觀行》:“時有滿虛,事有利害,物有死生,人主為三者發喜怒之色,則金石之士離心焉。”
詞語分解
- 滿的解釋 滿 (滿) ǎ 全部充實,沒有餘地:滿足。滿意。充滿。飽滿。美滿。滿腔熱血。琳琅滿目。滿載而歸。 到了一定的限度:滿員。滿月。不滿周歲。 驕傲,不虛心:自滿。志得意滿。 十分,全:滿世界(到處)。滿堂
- 虛的解釋 虛 ū 空:虛無。虛實。虛度。虛名。虛左(尊敬地空出左邊的座位,古代以左為尊)。空虛。乘虛而入。 不真實的:虛僞。虛假(?)。虛妄。虛驚。虛誇。虛構。虛傳。虛張聲勢。 内心怯懦:做賊心虛。 不自滿:虛
網絡擴展解釋
“滿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古代哲學與典籍中的概念()
指事物的盈缺、盛衰變化,常見于《管子》《莊子》等古籍:
- 自然規律:如《莊子·田子方》中“消息滿虛,一晦一明”,描述日月盈虧、晝夜交替的自然現象。
- 經濟調控:《管子·國蓄》提到通過觀察年成豐歉(“歲之滿虛”)調整官員俸祿,以達到財政平衡。
- 辯證思維:《韓非子·觀行》以“時有滿虛”比喻世事無常,強調統治者需冷靜應對變化。
二、現代作為成語的引申義()
形容内在充實而外在謙遜的狀态:
- 核心含義:“滿”指内在才華、學識或品德充實,“虛”指外表低調、不張揚。
- 使用場景:多用于褒義,如描述“大智若愚”之人,或強調内斂的處世态度。
例:“他雖滿腹經綸,卻滿虛自持,從不炫耀。”
三、讀音與詞性
- 拼音:mǎn xū(注音:ㄇㄢˇ ㄒㄩ)
- 詞性:名詞(古代用法)或形容詞性成語(現代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成語用例,可參考《管子》《莊子》相關篇章,或查閱權威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滿虛:一個詞的多重含義
滿虛(mǎn x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解釋為:滿足空虛、滿盈虛空、空虛滿足等多重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滿虛的部首是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5。
詞源來源
滿虛這個詞的源自《莊子·逍遙遊》:“盡其充虛而歧”。後來逐漸衍化和演變成現在的“滿虛”。
繁體寫法
滿虛的繁體寫法為「滿虛」,它在繁體字書寫系統中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對于滿虛有多種不同的寫法,如「滿虗」、「滿虛」等。
例句
1. 他總是在物質生活充足的情況下感到内心的空虛,他渴望一種真實的滿足和滿虛。
2. 在靜心冥想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内在的空虛,而這種空虛正是一種滿足。
組詞
滿足、滿盈、空虛、充實、充足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滿溢、飽滿、充盈
反義詞:空洞、空虛、貧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