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曼陀的意思、曼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曼陀的解釋

亦作“ 曼陁 ”。指曼陀羅花。 唐 王維 《西方變畫贊》:“迦陵欲語,曼陁未落。” 宋 蘇轼 《遊太平寺淨土院觀牡丹》詩:“醉中眼纈自斕斑,天雨曼陀照玉盤。” 清 趙翼 《牡丹》詩之三:“輕寒輕暖幾番過,釀出花天散曼陀。”參見“ 曼陀羅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曼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含義

指曼陀羅花(學名:Datura stramonium),屬茄科有毒草本植物,常見于溫帶地區。其名稱源自梵語“mandārava”,佛教經典中常作為聖潔象征,如宋代蘇轼《遊太平寺淨土院觀牡丹》中“天雨曼陀照玉盤”即描繪此花。


二、宗教文化含義

  1. 佛教術語
    梵文“mandala”(曼陀羅)的簡稱,意為“壇場”或“聚集”,象征宇宙秩序與功德圓滿,常見于密宗修行儀軌。
  2. 印度教關聯
    曼陀羅亦與印度教宇宙觀相關,代表神聖空間。

三、虛構文學形象

在《霹靂布袋戲》系列中,曼陀是欲界第六天的雙首座之一,擅長謀略布局,主導魔佛波旬複活計劃,角色特征為冷酷果斷。


四、語言文學中的使用

古代詩詞常以“曼陀”代指繁花盛景,如清代趙翼《牡丹》中“釀出花天散曼陀”形容絢爛花叢。


需根據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曼陀是什麼意思

《曼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也稱為曼陀羅花。這種花朵通常為紫紅色或者白色,香氣濃郁,形态美麗,常被用于裝飾花壇和庭院。

曼陀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的構造規則,可以将曼陀拆分為“曰”、“十”、“勹”、“土”,其中,“曰”為上部部首,“十”為下部部首,“勹”為左部部首,“土”為右部部首。它的筆畫數為12畫。

曼陀的來源和繁體字

曼陀這個詞來源于梵文,原詞為“Mandala”。在佛教中,曼陀羅花象征着美、純潔和靈性,常被用于佛教藝術中的裝飾和象征。

在繁體字中,曼陀通常寫作「曼陀羅」。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曼陀的構造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構造如下:

弓  土
口  十

曼陀的例句

1. 花壇中的曼陀花開得格外美麗。
2. 她将庭院布置得像一個曼陀羅花的花園。

曼陀的組詞

曼陀羅、曼陀羅花、曼陀羅花瓣、曼陀羅花香、曼陀羅花園

曼陀的近義詞

蓮花、菊花、牡丹花、蘭花

曼陀的反義詞

丑陋、枯萎、腐爛、惡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