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漭蕩的意思、漭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漭蕩的解釋

亦作“ 漭盪 ”。廣大無際貌。 晉 王該 《日燭》:“周太虛以遊眺,究漭蕩而無垠。”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淇水》:“傾瀾漭盪,勢同雷轉。”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煙緜橫 九疑 ,漭蕩見 五湖 。” 唐 高適 《東征賦》:“下 符離 之西偏,臨 彭城 之高岸。連山鬱其漭蕩,大澤平乎渺漫。”


見“ 漭蕩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漭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主要用于形容廣闊無邊的景象,常見于文學作品中。以下是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廣大無際貌”,即形容空間遼闊、無邊無際的狀态,多用于描繪自然景觀的壯闊,如水域、山野等。該詞也寫作“漭盪”,屬于異體字形式。

  2. 文獻出處與例句

    • 晉代王該《日燭》:“周太虛以遊眺,究漭蕩而無垠。”(形容宇宙的浩瀚)
    •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淇水》:“傾瀾漭盪,勢同雷轉。”(描寫水勢奔騰的壯闊)
    • 唐代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漭蕩見五湖。”(展現湖泊的遼闊)
    • 唐代高適《東征賦》:“連山鬱其漭蕩。”(形容山脈連綿的蒼茫)
  3. 易混淆詞辨析
    需注意與“渀蕩”(bēn dàng)區分,後者意為“奔騰激蕩”,如水流湍急的動态場景,與“漭蕩”的靜态廣闊感不同。

提示:該詞多用于古詩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罕見。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漭蕩

漭蕩的意思是指水面廣闊、波瀾壯闊的樣子,也可以形容事物變化迅猛、震撼人心。

拆分部首:水(氵)+ 艹 + 亡

拆分筆畫:共有18個筆畫

來源:《爾雅·釋天》中有記載,後來也在《漢書·薛宜之傳》中提到。

繁體寫法:漫蕩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家亂草尻

例句:大海上的風浪如掀起了千層巨浪,在狂風暴雨中漭蕩不休。

組詞:蕩氣回腸、漭漭大漠、波瀾壯闊、驟起風波

近義詞:波瀾壯闊、滔滔不絕、波濤洶湧

反義詞:平靜、甯靜、平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