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力的意思、馬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力的解釋

[horsepower] 功率單位,1馬力等于每秒鐘把75公斤重的物體提高1米所作的功

詳細解釋

(1).馬的力量。《荀子·哀公》:“歷險緻遠,馬力盡矣。” 宋 梅堯臣 《疲馬》詩:“當須量馬力,始得君馬全。”《孽海花》第三三回:“﹝ 林義成 ﹞拉了一匹馬,依着 徐驤 去的路,加緊了馬力追上去。”

(2).能力,能量。 朱劍 《青石堡·穩坐船頭》:“﹝他﹞也承認, 青石堡 裡有壞人;沒有人穿針引線, 耿嘉全 是沒有這麼大‘馬力’的。”

(3).方言。迅速。 老舍 《駱駝祥子》六:“我現在用着的人太懶,他老是不管擦車,雖然跑得也怪馬力的。”一本作“ 麻利 ”。

(4).功率單位。1馬力等于每秒鐘把75千克重的物體提高1米所作的功。 巴金 《家》二八:“一隻汽艇正開足了馬力從後面追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力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馬力”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馬力(horsepower)是工程技術中用于衡量功率的常用單位,由英國工程師詹姆斯·瓦特于18世紀提出。最初用于比較蒸汽機與馬匹的工作效率:1英制馬力(hp)定義為每分鐘将33000磅重物提升1英尺所做的功,即550英尺·磅力/秒。公制馬力(ps)則定義為每秒将75公斤物體提升1米所做的功。

二、單位與換算

  1. 公制馬力(PS/pferdestärke)
    1 PS = 75 kg·m/s ≈ 735.5瓦特(W)
  2. 英制馬力(HP/horsepower)
    1 HP ≈ 745.7瓦特(W)
    兩者差異源于單位制不同,汽車領域常用公制馬力。

三、實際應用

在汽車工程中,馬力反映發動機的功率輸出能力,與扭矩、轉速共同決定車輛動力性能:

四、常見誤區

  1. 馬力并非直接指代“馬的力量”,而是功率單位,類似“光年”是距離而非時間單位。
  2. 口語中常将“馬力”簡稱為“匹”(如空調的1匹≈735 W)。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車型的馬力參數,可查看車輛銘牌或說明書标注的功率數值(單位kW或PS)。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力

馬力,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詞的主要意思是指與馬有關的力量或能力。它可以被拆分為“馬”和“力”兩個部分。

1. 部首:“馬”是馬力的左部首,屬于漢字的13個常用部首之一,表示與馬有關的意義。

2. 筆畫:馬力共有10畫,其中“馬”部分3畫,“力”部分7畫。

3. 來源:馬力源于英文單詞“horsepower”,最早是由英國工程師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在18世紀末引入。他基于當時蒸汽機的發展情況,通過實驗确定了一個可比較的單位來衡量蒸汽機的工作能力,即“馬力”。馬力引入中國後逐漸成為描述動力的重要單位和概念。

4. 繁體:馬力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馬力」。

5.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馬力”拼音寫作“麻郦”或“麽力”,此為馬力的古時漢字寫法。

6. 例句:他的車擁有強大的馬力,能夠迅速加速到最高速度。

7. 組詞:馬力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常用詞語和句子,如“馬力發動機”、“功率與馬力的轉換”等。

8. 近義詞:動力、功率、能量。

9. 反義詞:馬力的反義詞較難确定,因為馬力是一個特定的單位和概念,沒有明确的對立詞。

綜上所述,馬力是一個描述與馬有關的力量和能力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馬”和“力”,有10畫。馬力的形成源于英語單詞“horsepower”,并在中國逐漸成為描述動力的重要單位。在繁體中寫作「馬力」,古時寫法為“麻郦”或“麽力”。馬力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一些相關的詞語,近義詞有動力、功率、能量,而它的反義詞較難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