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日事變的意思、馬日事變的詳細解釋
馬日事變的解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6*介6*石指使武漢國民政府管轄區的反動軍官叛變革命。在第三十五軍軍長何鍵的策動下,該軍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指揮全團千餘人于21日晚在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突然襲擊湖南省總工會、省農會及其他革命組織。共6*産6*黨員和革命群衆被殺百餘人,被捕三千餘人。因這一天的電報代日韻目是“馬”字,故稱“馬日事變”。這一事變成為蔣6*介6*石、汪精衛集團公開合流的信號。
詞語分解
- 馬日的解釋 .正月初六日。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正朔曆數·人日》:“ 東方朔 《占書》曰: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豬,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每個月的二十一日。平水韻上聲
- 事變的解釋 ∶突然發生的重大政治、 軍事性事件七七事變 ∶泛指事物的變化;世事的變遷研究周圍事變的聯繫從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内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響導。;;《改造我們的學習》詳細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日事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馬日事變”是1927年5月21日發生在湖南長沙的反革命政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1.事件背景與經過
- 起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蔣介石與汪精衛集團加速合流。在第三十五軍軍長何鍵的策動下,其部下第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率千餘人于5月21日晚發動突襲,攻擊湖南省總工會、農民協會等革命組織。
- 手段:叛軍解除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軍武裝,釋放關押的土豪劣紳,捕殺共産黨員及革命群衆百餘人,逮捕三千餘人,制造了血腥鎮壓。
2.名稱由來
- 電報代日韻目:舊時電報以韻目代指日期,21日對應“馬”字,故稱“馬日事變”。
3.影響與後果
- 白色恐怖:事變後,許克祥成立“救黨委員會”,進一步屠殺革命者,至6月初長沙地區遇害者達萬餘人。
- 曆史轉折:标志着湖南大革命由高潮轉向低潮,成為蔣介石與汪精衛公開合流的信號,也促使中國共産黨認識到武裝鬥争的重要性,推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槍杆子出政權”理論的提出。
4.曆史意義
- 教訓與覺醒:暴露了右傾機會主義的危害,加速了中共獨立領導武裝鬥争的進程。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總結這一教訓,強調軍事鬥争的核心地位。
參考來源:綜合(事件經過)、(結果)、(名稱)、(曆史意義)等網頁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日事變》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馬日事變》指的是中國曆史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事變”,又稱“馬關事變”。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重要事件,标志着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日事變》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馬”(馬部),“日”(日部),“事”(事部),“變”(變部)。
拆分後的筆畫為“馬”:3畫,“日”:4畫,“事”:8畫,“變”:5畫。
來源
《馬日事變》這個詞來源于事件的地點和日期。其中,“馬”指的是當時事變發生的地點馬關(今遼甯省新民市),“日”指代事件發生的日期*********(即九月十八日)。
繁體
《馬日事變》的繁體字是「馬日事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的《馬日事變》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隻是字形上有些許差異。
例句
這個國家的曆史上發生了許多重要的事變,而《馬日事變》是其中之一。
組詞
馬關、事變、*********、曆史、侵略
近義詞
*********事變、馬關事變
反義詞
和平、調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