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罵。 胡祖德 《滬諺外編·懷胎寶卷》:“日圖歇力上6*床睡,恐怕公婆生罵嗔。”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罵嗔漢語 快速查詢。
“罵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à chēn(注音:ㄇㄚˋ ㄔㄣ),其核心含義是責罵,指因不滿或憤怒而用嚴厲的言語責備他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滬江詞典等來源。
《罵嗔》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被人責罵和怒氣沖天的樣子。它傳遞了憤怒、惱怒、怒罵等情緒。
人的構成部分有頭、尾、耳、戈和心,筆畫數量為13畫。
《罵嗔》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字中,“罵”表示責罵、斥責,而“嗔”表示對人生氣和發怒的情緒。在繁體字中,“罵”和“嗔”的結構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稍有不同。
古時候,“罵嗔”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經過演變和部分簡化後,它們的形狀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基本保持一緻。
1. 他聽見了那番罵嗔,臉色變得通紅。
2. 當她聽到他的惡言惡語時,她不禁嗔怒地回答道。
1. 嗔怒:指因生氣而表現出憤怒的情緒。
2. 冷嗔:指掩飾驕慢的憤怒。
3. 罵人:指用言語進行責罵或辱罵。
4. 嗔怪:指對他人行為或言論感到生氣和不滿。
1. 發怒:指人表達憤怒、惱怒的情緒。
2. 憤怒:指對不滿、委屈或侮辱等負面情緒的強烈反應。
3. 責罵:指通過口頭言辭指責他人的不當行為或言論。
1. 忍讓:指在不愉快或不滿意的情況下,克制情緒,選擇忍耐和退讓。
2. 寬容:指對他人的錯誤或過失采取包容和原諒的态度。
3. 安撫:指用言語或行為撫慰他人的情緒,緩解沖突或矛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