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馬的官署。多用以指閑散的官職或卑微的小官。《晉書·王徽之傳》:“ 徽之 字 子猷 。性卓犖不羈……又為車騎 桓沖 騎兵參軍, 沖 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 宋 蘇轼 《謝曹子方惠新茶》詩:“數奇不得封龍額,祿仕何妨有馬曹。” 元 馬祖常 《次韻進士宋顯夫海岸春行》:“ 曲江 别有新承宴,笑我官曹似馬曹。” 清 趙翼 《貴縣途次寄别鎮安士民》詩之二:“ 鎮安 雖僻自堪豪,最喜蕭閑似馬曹。”
(2).猶言馬頭娘。 清 吳偉業 《麥蠶》詩:“舊穀憂蛾賊,先農攝馬曹。”
“馬曹”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其具體解釋如下:
指管馬的官署或官職
最初指管理馬匹的行政機構,後多引申為閑散的官職或身份卑微的小官。例如:
代指“馬頭娘”
在古代文獻中,“馬曹”有時與“馬頭娘”(傳說中蠶神)相關聯。例如清代吳偉業的詩句“舊穀憂蛾賊,先農攝馬曹”,此處可能暗含農事與祭祀意象。
象征地位低微或失意
該詞常被文人用于自嘲或表達仕途不順。如宋代劉碩偉引用陳寅恪觀點,提到魏晉時期“馬曹”象征寒門與豪族的權力差異。
比喻挂名不管事的官吏
據《晉書》典故,王徽之任官時對職責漠不關心,後人以“馬曹”形容虛職或不作為的官員。
部分詞典提到“馬曹”作為成語時,可引申為“以公謀私”,但此用法較少見,且缺乏廣泛文獻支持。
該詞核心含義圍繞“管理馬匹的官職”展開,文學中多用于隱喻身份卑微或閑職。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或蘇轼、吳偉業等詩文。
《馬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馬肉幹。它是由兩個字組成,馬和曹。
馬曹的部首是馬,它屬于動物部首。馬曹總共有11個筆畫。
馬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食品文化。馬肉在古代被視為高級食材,常用于宴會和祭祀等場合。
馬曹的繁體字為馬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馬曹的古代寫法是「馬乘」。
他特别喜歡吃馬曹,每次去旅行都要買來當零食。
馬曹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馬具”、“馬蹄”。
馬曹的近義詞包括“馬肉脯”、“馬肉幹”。
馬曹的反義詞是“素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