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籠罩着肅穆氣氛的帷帳。 南朝 齊 謝超宗 《嘉薦樂》之二:“奕奕閟幄,亹亹嚴闈。”
“閟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籠罩着肅穆氣氛的帷帳。該詞由“閟”(bì)和“幄”(wò)組成,其中“閟”有幽深、閉藏之意,“幄”指帳幕,合起來形容莊嚴、隱秘的帷帳環境。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南朝齊謝超宗的《嘉薦樂》詩句:“奕奕閟幄,亹亹嚴闈。”,通過疊詞“奕奕”(盛大)和“亹亹”(勤勉)進一步烘托帷帳的肅穆氛圍。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宮廷、祭祀等莊重場合的帷帳布置,強調環境的神秘感和儀式感。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屬于生僻詞彙。
閟幄,古漢字,意為暗室,隱蔽之處,也可指私密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閟 (bì):辶 (chuò,走的意思) + 門 (mén,門的意思),共8畫
幄 (gū):巾 (jīn,巾帽的意思) + 工 (gōng,工作的意思),共12畫
來源:《説文解字》記載,幄的意思是古代官員在朝廷工作時所用的屏風,将臉藏在屏風後面。
繁體:闢幄
古時候漢字寫法:目前所使用的古代漢字字形寫法為大篆字形,具體字形形狀會有所偏差,不同曆史時期的字形寫法也有所不同。
例句:
組詞:閟幽、閟秘、閟陰
近義詞:隱秘、隱蔽、暗地、幽深、隱密
反義詞:開放、公開、明朗、顯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