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朝貢,進貢。《三國志·魏志·武帝紀》:“ 鮮卑 、 丁零 ,重譯而至; 箄于 、 白屋 ,請吏率職,此又君之功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五方率職,四隩入貢。”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開善寺》:“當時四海晏清,八荒率職。”
(2).奉行職事;盡職。《梁書·蕭洽傳》:“前後居之者皆緻巨富, 洽 為之,清身率職,饋遺一無所受,妻子不免饑寒。” 唐 韓愈 《平淮西碑》:“羣臣震懾,奔走率職。”
“率職”是一個多義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朝貢/進貢
指附屬國或地方政權向中央政權進獻貢品,表示臣服。例如《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鮮卑、丁零,重譯而至;箄于、白屋,請吏率職”,此處“率職”即指邊疆民族歸順朝貢。
盡職/奉行職事
強調恪守職責、勤勉工作。如《梁書·蕭洽傳》提到“清身率職,饋遺一無所受”,描述官員廉潔奉公的形象。唐代韓愈《平淮西碑》中“羣臣震懾,奔走率職”也體現臣子盡責履職的語境。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原文判斷詞義,避免混淆兩種含義。
《率職》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表示領導或者管理下屬工作,也可以指負責某項工作或職務。
《率職》的部首分别是「攵」和「耳」。其中「攵」是一個獨立的部首,通常在字的左側;「耳」則是一個常見的部首,位于字的右側。《率職》的總筆畫數為12畫。
《率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率」一詞表示領導、帶領,「職」表示工作、職務。結合起來就表示領導或者負責某項工作。
《率職》的繁體字為「率職」。
根據古代文字研究,漢字「率」在古代有時候寫作「率」,字形在演變過程中有所變化,現代的「率」字為簡化後的形式。
1. 他負責率職,确保項目按時完成。
2. 部門經理需要善于率職,推動團隊工作的順利進行。
率領、率先、職務、職責
領導、主管、掌管、指揮
從屬、被領導、執行、聽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