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衣使者”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其詞義隨時代演變而擴展:
起源與典故
出自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鹦鹉告事》,記載唐代長安一樁兇殺案:富商楊崇義被害後,其飼養的鹦鹉因目睹案發過程并指認兇手(劉氏與李弇),被唐玄宗封為“綠衣使者”。學者張說為此撰寫《綠衣使者傳》,使這一稱呼廣為流傳。
象征意義
因鹦鹉羽毛多綠色,且具靈性,古人以此雅稱鹦鹉,并賦予其“報信”“通靈”的意象。
詞義演變
因中國郵政系統工作人員身着綠色制服,自20世紀起,“綠衣使者”成為郵遞員的代稱,寓意其傳遞信息、連接萬家的職責,如例句:“我從綠衣使者手中接過錄取通知書”。
社會認可
此用法被鄧穎超等名人引用,進一步強化了郵遞員的正面形象,表達對其敬業精神的贊揚。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曾将“綠衣使者”作為綠毛龜的别稱,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該詞從唐代的“靈禽”稱號,到近代的“職業代稱”,體現了語言隨社會文化變遷的適應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查閱《開元天寶遺事》或相關曆史文獻。
《綠衣使者》這個詞是指一個身穿綠色衣服的使者或使者團體。綠衣使者代表着和平、友善和希望。
《綠衣使者》的拆分部首是“衤”部。“衤”是左右相對的兩條彎曲線,表示衣物的形狀。
《綠衣使者》的總筆畫數為15畫。
《綠衣使者》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考證,可能是創作而成的。另外,在繁體中,綠衣使者的寫法為「綠衣使者」。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綠衣使者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綠字的寫法為「綠」,使者的寫法則有多種,具體要根據上下文來決定。
他是綠衣使者,以和平的使命行走世界。
這個國家的綠衣使者們正在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綠衣使者的組詞可以有:綠色、衣物、使者團體、和平、友善、希望。
與綠衣使者意義相近的詞語有:綠衣侍者、翠衣使者、綠袍使者。
與綠衣使者意義相反的詞語有:紅衣使者、黑衣使者、敵對勢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