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義的意思、履義的詳細解釋
履義的解釋
躬行正義。《後漢書·循吏傳·任延》:“ 龍丘先生 躬德履義,有 原憲 伯夷 之節。”《晉書·王覽傳》:“ 覽 少篤至行,服仁履義,貞素之操,長而彌固。”
詞語分解
- 履的解釋 履 ǚ 鞋:西裝革履。削足適履。 踐踩,走過:履曆(.個人的經曆;.記載履曆的文件)。履任。履險如夷(走在險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處險境而不畏懼,又喻安全地度過險境)。如履薄冰(身臨其境)。
- 義的解釋 義 (義) ì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合乎正義或公益的:義舉。義務。義憤。義演。見義勇為。 情誼:義氣。恩義。義重如山。 意思,人對事物認識到的内容:意義。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履義”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lǚ yì,其核心含義為躬行正義,即親身實踐道義或遵循正義原則。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履:本義為“鞋”,引申為“踐行、履行”。在“履義”中,強調行動上的實踐。
- 義: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即“正義、道義”。
- 組合含義:通過行動踐行正義,體現對道德準則的堅守。
2.古籍出處
- 《後漢書·循吏傳·任延》提到:“龍丘先生躬德履義,有原憲、伯夷之節。”,以曆史人物類比,強調品德高尚。
- 《晉書·王覽傳》記載:“覽少篤至行,服仁履義,貞素之操,長而彌固。”,突出其行為與品格的統一性。
3.用法與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物品德,如“服仁履義”,指遵循仁義并付諸行動。
- 現代可引申為“忠誠盡責”(如提及),但需注意此用法非傳統核心義,更偏向現代擴展。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躬行仁義、踐行道義。
- 反義詞:背信棄義、言行不一。
5.補充說明
- 與單純“履行義務”不同,“履義”更強調道德層面的主動實踐,而非被動承擔任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差異,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義
“履義”是一個漢字詞彙,拆分成兩個部首:“履”(lǚ)和“義”(yì)。其中,“履”是指“走路”的意思,屬于人的兩隻腳踩在地上的形象;“義”則表示道德、正義和原則。
按照筆畫來分,其中“履”字共有7個筆畫,而“義”字共有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履義”一詞的來源比較特殊,大緻上可以解釋為“做正确的事情”或“行使正義”。這個詞常常被用來描述一個人遵守正義和道德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履”字和“義”字的形态是相同的,沒有太大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履”字的形态略有不同。在小篆字時期,寫作“㕘”;隸書中,寫作“彔”。
例句
1. 作為公衆人物,我們要履義盡責,才能赢得人們的尊重。
2. 這個英勇的消防員履義救人,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組詞
履權(lǚ quán)
履曆(lǚ lì)
履行(lǚ xíng)
近義詞
盡職(jìnzhí)
盡責(jìn zé)
守法(shǒu fǎ)
反義詞
犯法(fàn fǎ)
違法(wéi fǎ)
無義(wú y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