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烽的意思、馬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烽的解釋

(1922- )作家。山西孝義人。1938年參加抗日遊擊隊并加入中國共6*6*黨。後曾任晉綏出版社總編輯、山西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協山西分會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作),短篇小說集《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及《*********傳》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烽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馬烽”一詞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作家馬烽(人名)

馬烽(1922年5月23日—2004年1月31日)是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山西孝義人,原名馬書銘,是“山藥蛋派”文學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 生平與貢獻

    • 1938年參加抗日遊擊隊,後從事宣傳工作,1942年發表處女作《第一次偵察》。
    • 代表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呂梁英雄傳》(與西戎合著)、短篇小說《我的第一個上級》、電影劇本《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作品以農村題材為主,語言樸素幽默,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
    • 曾擔任山西省文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等職,獲“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2. 文學特色
    其創作紮根農村生活,擅長通過生動故事反映社會變遷,塑造了衆多真實鮮活的農民形象,如《三年早知道》中的趙滿囤。


二、成語“馬烽”

“馬烽”作為成語,讀音為mǎ fēng,指戰争爆發的信號或戰争的開始,源自古代點燃烽火傳遞軍情的傳統。該用法多見于詞典釋義,實際文學作品中較少出現。


“馬烽”更常見的是指作家本人,其作品深刻記錄了20世紀中國農村與革命曆史,具有重要文學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相關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馬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馬上點燃的烽火,是指戰争中用來傳遞信息、發布指令的信號。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烽》的部首是馬,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馬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當時,為了實時傳遞信息、協調行動,戰場上會設置烽火台,點燃烽火來傳遞戰況和指令,以便更好地組織進攻或防守。

繁體

《馬烽》的繁體字為「馬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體與現代有所不同。以《馬烽》為例,古時的書寫形式可能有一些變化,但總體而言,仍然呈現出馬和烽兩個字形的結合,以表達烽火傳遞的情景。

例句

1. 戰場上,當馬烽點燃時,士兵們立刻行動起來。

2. 馬烽傳來的信號讓指揮官意識到敵軍已經開始進攻。

組詞

1. 烽火:指戰争中點燃的火光,用以傳遞信息。

2. 烽台:指戰争中設置的烽火台,用來點燃烽火傳遞信息。

3. 烽燧:指戰争中點燃的火炬,用以傳遞信息。

近義詞

烽煙:也是指戰争中傳遞信息的信號,與《馬烽》的意義相近。

反義詞

和平:戰争中不需要烽火傳遞信息,而在和平時期則不需要點燃烽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