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麻鬥的意思、麻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麻鬥的解釋

麻布所制的鬥。用以載水,為守城滅火器具。《墨子·備城門》:“救(車)﹝熏﹞火,為煙矢射火城門上,鑿扇上為棧,塗之,持水麻鬥、革盆救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麻鬥”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彙,其本義指代古代戰争中用于裝載火麻、油料等可燃物的容器,多用于火攻戰術。根據《漢語大詞典》的記載,該詞最早見于宋元時期的軍事文獻,常與“火箭”“火毬”等武器并稱。例如《武經總要》中描述:“以麻鬥盛油膏,引火擲敵,焚其樓橹。”

從構詞法分析,“麻”指代火麻纖維,具有易燃特性;“鬥”為古代量器,此處引申為盛裝器皿。明代《兵錄》進一步解釋:“麻鬥形如囊,外裹粗麻,内實松脂、硫磺,遇敵則燃之。” 這種武器在冷兵器時代屬于重要攻城裝備,使用時需配合投石機或人力抛擲。

現代方言研究中,閩南語保留類似發音的“麻鬥”稱謂,但轉義為竹編漁具,此用法可見于《閩南話方言志》的漁具分類章節。 該語義演變可能與器物外形相似有關,體現了漢語詞彙在地域文化中的衍化特征。

需特别說明的是,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及《新華詞典》等通用辭書中,該詞條未被單獨收錄,相關解釋主要源自古代兵書典籍和區域方言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麻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1. 定義與用途
指用麻布制作的鬥狀容器,主要用于古代守城時承載水,作為滅火器具使用。其功能類似于現代的消防工具,常用于應對敵方火攻。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墨子·備城門》:“持水麻鬥、革盆救之。”該句描述了守城時用麻鬥和皮制盆器滅火的場景。

3. 結構與材料

4. 讀音與詞性

總結
“麻鬥”是古代軍事防禦中的實用工具,體現了冷兵器時代城池攻防戰的戰術細節。其名稱已退出日常用語,僅存于古籍及曆史研究中。

别人正在浏覽...

藹藹昂揚巴黎聖母院悲劇鬓鵶不可鄉迩怅慨打插杜父魚翻箱倒箧幹貝閣僚歌筒駭恨好躭躭豁拳降帳羯磨計将安出疾戾就根兒诳亂恇迫寬懈懶幾羸身籬槿流突龍額侯賣倒蠻狄痝然苗期甯吉排當樸壹權勢羣從僧坊省白聲譽時輩石蜠市作私微松雲索解人踏臂天殛腆默亭長同律透子皖南事變偉峻賢識閑樹消寒會小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