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麻的地。 清 梅庚 《藝麻行》:“明年麻地将種蒿,蒿深吏索人能逃。”
“麻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字面含義(主流解釋)
指種植麻類作物的田地。這一釋義源自清代梅庚《藝麻行》詩句“明年麻地将種蒿”,描述了農事耕作場景。該解釋得到(漢典)、(滬江詞典)等高權威性來源支持。
成語用法(特殊語境)
在部分詞典中(如),被解釋為“形容地面堅硬、無彈性”,由“麻”(堅硬)與“地”組合而成。但此用法未見于文學作品例句,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建議
《麻地》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名詞,拆分成兩個部首:“麻”和“土”,總共有8個筆畫。
《麻地》一詞的來源比較有趣。在古代,人們常常用麻繩來作為界定地界的标記,因此“麻地”一詞逐漸指代土地的邊界或者範圍。
在繁體字中,《麻地》的寫法為「麻地」。
《麻地》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并無太大變化,仍然是「麻地」。
1. 他家的果園正好在我們家麻地的邊界。
2. 那個地方曾經是一片麻地,後來被拓展為農田。
與《麻地》相關的組詞有:
1. 麻田
2. 麻原
3. 麻苗
與《麻地》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邊界
2. 範圍
3. 領土
與《麻地》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寬廣
2. 無邊無際
3. 廣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