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zon] 菲律賓群島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島
(1).古國名。即今 菲律賓 群島中的 呂宋島 。 宋 元 以來, 中國 商船常到此貿易, 明 代稱之為 呂宋 。過去 華 僑去 菲律賓 者多在 呂宋 登陸,故以 呂宋 為 菲律賓 之通稱。在 西班牙 統治 菲律賓 時代, 華 僑又稱 西班牙 為 大呂宋 ,稱 菲律賓 為 小呂宋 。《明史·外國傳四·呂宋》:“ 呂宋 居 南海 中,去 漳州 甚近。 洪武 五年正月遣使偕 瑣裡 諸國來貢。”《清史稿·屬國傳三·蘇祿》:“ 西班牙 既據 呂宋 ,欲以 蘇祿 為屬國, 蘇祿 不從, 西 人以兵攻之,為所敗。” 清 胡燏棻 《上變法自強條陳疏》:“以低潮十成之銀,易庫紋十成之價,如 墨西哥 、 呂宋 、 日本 等國之洋錢是也。”
(2).呂宋煙之省稱。 老舍 《二馬》第三段三:“ 伊牧師 拿着那根呂宋煙,始終沒點,又不好意思放下,叫人家看出沒有吃呂宋的本事。”參見“ 呂宋煙 ”。
“呂宋”一詞的含義可從地理、曆史兩個維度解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如下:
一、地理概念 指菲律賓群島中面積最大、經濟最核心的島嶼——呂宋島(Luzon),位于菲律賓北部,首都馬尼拉即在該島。
二、曆史演變
古國名稱
14-16世紀,呂宋島曾存在名為“呂宋”的古國,以馬尼拉灣為中心,因當地語言稱海岬岩石為“losung”得名。該古國曾多次與明朝互派使節,中國商船宋元時期已在此頻繁貿易。
華僑通稱
因早期華僑多從呂宋島登陸,逐漸以“呂宋”代指整個菲律賓。西班牙殖民時期,華僑稱西班牙為“大呂宋”,菲律賓為“小呂宋”。
文化關聯
明代文獻《明史·外國傳》記載了呂宋的地理位置與貿易情況,反映出曆史上中菲交流的密切關系。
需注意:部分網絡資料提及“呂宋”被引申為“思想狹隘”的成語,但權威曆史文獻及詞典均未收錄此用法,建議謹慎參考此類解釋。
《呂宋》是指菲律賓主島的一個地名,又稱盧森堡。它是菲律賓最大的島嶼,位于東南亞巴士海峽的北部。
《呂宋》這個詞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口”和“月”。它的拼音為“lü2 song4”。
《呂宋》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傳說在南宋末年(13世紀),中國人劉明與楊宗直意外流落菲律賓,建立了一個王國,即為“盧森堡”。後來,經過演變和語言適應,最終成為“呂宋”。
在繁體字中,“呂宋”的寫法為“呂宋”。
在古代,漢字寫作“呂宋”,其字形保留了原始的部分特點。字形上,由上至下先寫“呂”部分,再寫“宀”的左邊的“月”部分。
1. 菲律賓最大島嶼是呂宋。
2. 我計劃下個月去呂宋旅遊。
組詞:呂宋地區、呂宋海峽、呂宋人
近義詞:盧森堡、呂宋
反義詞:其他菲律賓島嶼、其他地方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