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緑蕪的意思、緑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緑蕪的解釋

叢生的綠草。 唐 韓偓 《船頭》詩:“兩岸緑蕪齊似翦,掩映雲山相向晚。”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将有遠行》:“傷心曲,秋風緑蕪,丢不下情親去。” 清 陳維崧 《醉太平·江口醉後作》詞:“ 齊 臺 宋 苑模糊,剩連天緑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緑蕪”(lǜ w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基本釋義

指叢生的綠草,常用來形容荒涼的景象或自然植被的繁茂狀态。例如唐代許渾詩句“鳥下綠蕪秦苑夕”中,便通過“綠蕪”烘托出曆史遺迹的蒼涼感。

文學用例

  1. 自然描寫:唐代崔颢《維揚送友還蘇州》用“綠蕪”描繪邗溝(古運河)兩岸的野草叢生之景,暗示旅途的蕭索。
  2. 情感烘托:清代陳維崧詞作“剩連天緑蕪”通過草色連天的意象,強化了懷舊與孤寂的情感。

引申意義

除字面含義外,“綠蕪”在詩詞中常作為時間或曆史變遷的象征。例如《步步驚心》中的角色名“綠蕪”便借用了這一意象,暗示人物命運的飄零感(此為現代影視化引申用法,非原詞本義)。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與權威辭書釋義,如需更詳細出處,可參考漢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緑蕪》的意思

《緑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青綠的繁花”。它由綠和蕪兩個字組成,綠表示顔色,蕪則表示花草叢生的樣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緑蕪這個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緑蕪的部首是“艸”(草字旁),表示與植物有關。緑蕪的總筆畫數為14個,其中綠字的筆畫數為10個,蕪字的筆畫數為4個。

來源和繁體

緑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小雅·鹿鳴之什》:“緑之白蕪,于山之阿。”這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早出現的與緑蕪相關的表述。

在繁體字中,緑蕪的寫法為「綠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以隸書和篆書為主要字體,緑蕪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整體上,綠字在古書法中的形狀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而蕪字可能會稍有變化。

例句

1. 鮮花盛開,緑蕪一片,春天真美麗。

2. 這座公園裡的緑蕪給人一種甯靜與舒適的感覺。

組詞

緑草、緑地、緑葉、花蕪、蕪雜、繁蕪

近義詞

碧綠、蔥綠、青翠、郁郁、絢爛

反義詞

枯黃、凋謝、荒蕪、蒼白、無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