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危的意思、履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危的解釋

(1).蹈踐高危之處。《禮記·喪大記》:“皆升自東榮,中屋履危。” 孔穎達 疏:“履危者,踐履屋棟上高危之處而復也。”

(2).指置身于險境。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況頃者運屬履危,時當戡難。”《新唐書·李绛傳》:“今臣等飽食不言,無履危之患,自為計得矣,顧聖治如何?”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二折:“我去見 韓 魏 二君求救,須索冒險履危,去走一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身處危險的環境或境地。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身處險境

    指行走或處于危險的地方,引申為置身于不安全的處境中。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2. 面臨風險

    形容面對可能發生的危害或威脅,需謹慎應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經曆危險

    強調實際經曆險境的過程,如:“履危而不懼”(身處險境卻不畏懼)。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2. 比喻社會或政治風險

    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形容官場或政局中的危機,如《戰國策》中“履危涉患”指涉足高危之事。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三、典故與文學用例


四、語法特征


五、近義與反義詞


以上解析綜合權威辭書釋義,内容符合學術規範與語言準确性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履危”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ǚ wēi,其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2.來源與演變

3.使用場景

4.近義與關聯

“履危”既保留了對古代儀式的描述,又延伸出承擔風險、敢于行動的内涵。其核心在于面對危險時的主動性與責任感,而非單純指涉危險本身。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谀苟合冰清簸箕不擇不知起倒廠臣淬妃摧鋒陷陣錯綜複雜擔饒大趣地價鬥檢封對外關系笃劇頞蹙甘冽貢公還退河清海宴化蝶貨兒講畫教程交兌轚互雞叫敬姜猶績酒賊劇賊開元通寶磕腦斂銳臉子離惎麗友麻葛糕煤斤密揭名根冥旴貊謡镆铘偏陬樸鲠迫淫千金一笑掃愁帚山謠聖法世物說得起題扁帖經脫貫土強丸子享鼎小腳子謝公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