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菰的别名。俗稱茭白。《西京雜記》卷一:“ 太液池 邊皆是彫胡、紫蘀、緑節之類。菰之有米者, 長安 人謂為彫胡;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菰之有首者,謂之緑節。”
“緑節”是古代對茭白的别稱,屬于禾本科菰屬植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緑節(lǜ jié)指菰的嫩莖膨大形成的部分,即現代俗稱的“茭白”。其名稱來源于《西京雜記》記載,古人将菰的頭部稱為“緑節”,與雕胡(菰米)、紫蘀(未展葉的蘆葦)并列為太液池邊的水生植物。
曆史與用途
現代價值
茭白富含營養,被譽為“水中參”,可烹制多種菜肴,如茭白炒肉、油焖茭白等,兼具食用和藥用價值。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植物形态的細緻觀察與分類,也反映了農作物在曆史中的功能演變。
緑節(lǜ ji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綠"和"節"兩個字組成。
緑節的部首分别是"⺾"和"⺼"。
緑節的筆畫數為12,其中"綠"的筆畫數為11,"節"的筆畫數為4。
緑節一詞來源于中國文化,體現了環保和節約資源的理念。
緑節在繁體字中寫作「綠節」。
在古時候,緑節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大家應該積極參與綠節活動,保護我們的環境。”
與緑節相關的組詞有綠色、節約、環保等。
緑節的近義詞有環保節、低碳節等。
緑節的反義詞可以是浪費節、污染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