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呂端大事不糊塗的意思、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解釋

《宋史·呂端傳》:“時 呂蒙正 為相,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為人糊塗。’ 太宗 曰:‘ 端 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故後人有聯語曰:“ 諸葛 一生唯謹慎, 呂端 大事不糊塗。”後用以形容人在重大問題上能明辨是非、堅持原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呂端大事不糊塗”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在處理重大問題時能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原則,而在小事上則不過分計較。其核心含義與曆史典故如下: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源自《宋史·呂端傳》。北宋太宗趙光義欲任命呂端為宰相時,有人質疑他“為人糊塗”,但太宗評價:“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最終力排衆議任其為相。呂端在個人利益上豁達寬厚(如不争官職、不計貶谪),但在國家大事上果敢明斷,例如挫敗李皇後廢立太子的陰謀,确保宋真宗順利繼位。

二、核心含義

  1. 原則性:強調對核心問題(如政權穩定、道德是非)的堅定立場,體現“大智若愚”的智慧。
  2. 取舍智慧:通過“小事裝糊塗”避免精力分散,集中處理關鍵事務,類似現代管理學中的“抓主要矛盾”。
  3. 辯證思維:表面糊塗與内在清醒的統一,被明代李贽總結為“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聯語,與諸葛亮形成互補的處世哲學。

三、現代啟示

該成語常用于贊譽領導者的決策能力,或提醒人們在複雜環境中需分清主次。例如稻盛和夫提出的“宏觀視野與微觀執行”經營理念,便與之有相通之處。其英文翻譯“Keep a clear mind in front of dashidafei”也體現了跨文化語境下的價值認同。

擴展閱讀:呂端曾将誣告自己的官員推薦給朝廷,認為其才能可用,展現了“小事糊塗”背後的格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呂端大事不糊塗

“呂端大事不糊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呂端(呂洞賓)在重大事件上決策明确、不糊塗。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目,總筆畫數為13。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道教神仙呂洞賓。

“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個成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呂端大事不糊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呂洞賓的名字“呂端”可以寫作「閎端」、「閎達」、「閔閅」。而“不糊塗”這三個字則可以寫作「不糊塗」。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句子中,如:“他為人處世明智,呂端大事不糊塗,一向可以信賴。”

以下是一些和“呂端大事不糊塗”意思相近的成語:

1. 梁木之材:形容人才出衆,值得信任。

2. 蘇秦的割席斷交:比喻果斷絕交,明确決策。

3. 心中有數:形容對事情了解明白,有把握。

以下是一些和“呂端大事不糊塗”意思相反的成語:

1. 虛與委蛇:形容言行虛假,欺騙他人。

2. 撲朔迷離:形容事情複雜,沒有明确的頭緒。

3. 不知所措:形容遇到困難時無法決策,不知道怎麼辦。

總結:成語“呂端大事不糊塗”來源于中國古代的道教神仙呂洞賓,意思是在重大事件上決策明确,不糊塗。它的繁體字寫法是「呂端大事不糊塗」。與之意思相近的成語有“梁木之材”、“蘇秦的割席斷交”和“心中有數”,而與之意思相反的成語有“虛與委蛇”、“撲朔迷離”和“不知所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