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度的意思、履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度的解釋

(1).遵循法度。《三國志·蜀志·郤正傳》:“君臣履度,各守厥真。”

(2).鞋的大小尺寸。《晉書·隱逸傳·陶潛》:“ 潛 無履, 弘 顧左右為之造履,左右請履度, 潛 便於坐申腳令度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度是漢語複合詞,由“履”與“度”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遵循法度、踐行規範。以下從字源、詞義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履(lǚ)

    本義為“踩踏、行走”,引申為實踐、履行。《說文解字》釋:“履,足所依也”,強調行動與踐行的屬性。在儒家語境中,“履”常與道德實踐關聯,如《周易·系辭下》載:“履,德之基也”,指德行需通過行動體現。

  2. 度(dù)

    原指計量标準(如《漢書·律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後擴展為法則、規範。《爾雅·釋诂》注:“度,法也”,強調社會或自然的準則,如禮度、制度。


二、複合詞釋義

“履度”意為以行動踐行規範,使行為符合既定準則。其内涵包括:


三、文化延伸

  1. 禮法實踐

    古代文獻中,“履度”多關聯禮制。如《後漢書·輿服志》描述天子儀仗“玉辂履度”,既指車駕規格符合禮制,亦隱喻帝王行為垂範天下。

  2. 天文象征

    傳統星象學将“履度”用于天體運行,如《晉書·天文志》稱行星循軌道為“五星履度”,賦予自然法則以道德意涵。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履度”的使用多見于書面語,尤重對制度、契約的恪守。例如:

“企業履度守信,方能赢得市場信任。”(強調商業倫理)

“公民履度守法,是社會穩定的基石。”(突出法律意識)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履度”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遵循法度
    指遵守規範、法律或道德準則,強調行為不越軌。

    • 出處:見于《三國志·蜀志·郤正傳》,原文“君臣履度,各守厥真”即描述君臣共同遵循法度。
    • 單字解析:“履”本義為鞋,引申為行為(如“履行”);“度”指标準或準則,組合後強調“依标準行事”。
  2. 鞋的尺寸
    指鞋的大小或腳的長度,屬于具體實物描述。

    • 典故:《晉書·隱逸傳·陶潛》記載,陶潛因無鞋,他人按其腳尺寸制履,故稱“履度”。

二、用法與延伸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組詞示例,可參考《三國志》《晉書》等文獻,或查閱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斯百乘敗天公卑服貝塔筆底下掤拽才秀人微層雲嘗寇撐目兔塵侶璁珩存根悼逝颠乾倒坤吊詭煩惱薪肥頭大面斧劈皴扞蔽隔礙格日工程食品工銀唃厮啰寒瘃滈池君恒星哄逗虎負嵎回熱焦急狡笇浄國九惠劇讀料校零雀茂美馬屁眉蟲牧師泥中之對屏輔晴飔伸舌頭神說鬼話神藻手戟泗沂松明火貪花渭濩五齑翔舞筱骖小袖下晚喜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