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名。通稱忍冬、金銀花。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而藤左纏。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忍冬》。
關于“鹭鸶藤”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鹭鸶藤是忍冬科植物忍冬(學名:Lonicera japonica)的别稱,通稱“金銀花”。其名稱源于花朵形态特征:花冠呈長瓣垂須狀,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黃白相間,形似鹭鸶羽毛的配色;藤莖生長時呈左旋纏繞(即逆時針方向)。
二、别名與分類
該植物在不同文獻中别名衆多,包括金銀藤、左纏藤、鴛鴦草等。其分類學歸屬為忍冬科,與華南忍冬、黃褐毛忍冬等為同屬近緣種。
三、藥用價值
鹭鸶藤的莖枝(忍冬藤)和花(金銀花)均入藥。傳統醫學認為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溫病發熱、癰腫瘡毒、筋骨疼痛等症。現代研究亦證實其含綠原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
四、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忍冬》中詳細記載了其形态與藥用特性,成為後世主要參考依據。
五、讀音與字形
拼音為lù sī téng,漢字結構分别為“鹭”(鳥部)、“鸶”(絲部)、“藤”(艹部),注音符號為ㄌㄨˋ ㄙ ㄊㄥˊ。
注意:不同文獻對别名的記載存在重複(如、5、7),建議結合權威典籍或現代植物志進一步驗證。
《鹭鸶藤》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一種藤本植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鹭(部首:鳥,筆畫數:10)
鸶(部首:鳥,筆畫數:14)
藤(部首:艸,筆畫數:18)
來源:
《鹭鸶藤》一詞來源于中國民間的傳說和神話故事。
繁體字:
繁體字中的《鹭鸶藤》與簡體一樣,在寫法上沒有太大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鹭鸶藤》一詞的字形和排列順序大緻保持不變。
例句:
1. 這片地方常年生長着美麗的鹭鸶藤。
2. 鹭鸶藤的莖葉紛繁織成一條條藤蔓。
組詞:
在《鹭鸶藤》這個詞語中,沒有明顯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的部分。
近義詞:
鹭鸶藤的近義詞可能是一些指代類似植物的詞語,比如藤蔓、藤蔓植物等。
反義詞:
反義詞是與鹭鸶藤相對立的詞語,但在這個情境下很難找到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