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序鹓行的意思、鹭序鹓行的詳細解釋
鹭序鹓行的解釋
見“ 鷺序鴛行 ”。
詞語分解
- 鹭序的解釋 白鹭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禽經》:“寀寮雝雝,鴻儀鷺序。” 張華 注:“鷺,白鷺也。小不踰大,飛有次序,百官縉紳之象。” 元 宋旡 《上馮集賢》詩:“玉筍曉班聯鷺序,紫檀春殿對龍顔。”
- 鹓行的解釋 指朝官的行列。《梁書·張緬傳》:“殿中郎缺。 高祖 謂 徐勉 曰:‘此曹舊用文學,且居鵷行之首,宜詳擇其人。’” 唐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詩:“鳳闕分班立,鵷行竦劍趨。” 清 唐孫華 《壽陸
網絡擴展解釋
“鹭序鹓行”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ù xù yuān xíng,主要用于比喻百官上朝時的整齊行列。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字面意象:
以“鹭”(白鹭)和“鹓”(古代傳說中的神鳥,一說為鳳凰類)的飛行或行走姿态為喻,形容官員隊列如鳥群般有序、莊重。
- 引申義:
特指古代官員上朝時排列整齊、秩序井然的場景,體現官場禮儀的嚴謹性。
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出自明代鄭須德的戲劇《真傀儡》:“這須是野鷗席上,又不比鹭序鹓行。”
此處通過對比“野鷗席”的散漫與“鹭序鹓行”的規整,強調官場儀制的莊嚴。
- 語法功能:
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百官列隊的場景。例如:“朝堂之上,群臣鹭序鹓行,肅穆而立。”
相關擴展
- 近義詞:
“鹭序鴛行”(二者含義相同,僅用字差異)。
- 文化背景:
古代常以鳥類(如鹭、鹓、鴛)象征官員的品行或地位,此類成語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秩序與等級的重視。
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現代口語較少使用。
- 權威參考:
可進一步查閱《漢典》《成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或明代戲劇《真傀儡》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鹭序鹓行》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鹭序鹓行》是指觀察白鹭和鴛鴦的行為,意思是觀察、描述鹭鳥和野鴛鴦的活動、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鹭序鹓行》的拆分部首為鳥及鹿,共有21個筆畫。
來源
《鹭序鹓行》是宋代文學家蘇轼的一篇《東坡才子佳人圖》中的詩句,該詩描述了寫生白鹭和鴛鴦的情景。
繁體
《鷺序鵷行》是《鹭序鹓行》的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鹭序鹓行》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詞義并未改變,仍指觀察鹭鳥和野鴛鴦的活動。
例句
他以《鹭序鹓行》為題,寫出了清晨湖上鹭鳥飛翔的美景。
組詞
鹭影鹓聲、鹓鴻過霄、鵷飛鳥振、鷺鵿并翔等。
近義詞
類似《鹭序鹓行》的近義詞有觀察鳥類活動、寫生鳥類、賞鳥等。
反義詞
與《鹭序鹓行》相對的反義詞可能是《狗行貓序》或者《馬騎牛行》等詞語,用于描述觀察狗、貓、馬和牛等不同動物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