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廬伍的意思、廬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廬伍的解釋

按軍隊建制編列的居民。《舊唐書·突厥傳上》:“宜因古法,募人徙邊,選其勝兵,免其行役,次廬伍,明教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綜合整理,"廬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按軍隊建制編列的居民。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将普通居民以軍隊編制形式進行組織管理的制度,主要用于邊疆或軍事要地,通過軍民合一的組織形式強化邊防力量。該詞由"廬"(簡陋居所)和"伍"(古代五人為一伍的軍隊單位)組合而成,體現居住與軍事管理的結合。

  2. 典源考據
    最早見于《舊唐書·突厥傳》:"宜因古法,募人徙邊,選其勝兵,免其行役,次廬伍,明教令。"。此段記載唐代邊疆政策,通過免除徭役吸引精壯居民遷居邊境,并按軍隊編制進行管理。

  3. 字義延伸

    • 廬:原指簡易房屋,後引申為聚居單位
    • 伍:古代軍隊基本編制單位(五人為伍),亦指居民組織 組合後特指兼具居住與軍事功能的編戶形式。
  4. 曆史實踐
    這種制度可追溯至秦漢時期的"屯田制",通過軍民合編實現生産與防禦雙重目标,明代衛所制、清代八旗制度均有類似特征。


相關成語:羞與為伍、參伍錯綜(體現"伍"的軍事編制含義)
注意:該詞屬于曆史專業術語,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中國軍事制度史》等權威文獻獲取更詳細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廬伍

廬伍(lú wǔ)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廬”和“伍”。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後,“廬”的部首是“廣”,總共有10個筆畫;“伍”的部首是“亻”,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廬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這本古代中國史書中。它的含義指的是在軍隊中任職的士兵,也可泛指軍隊。

繁體

《廬伍》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廬伍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找不到相關的古代寫法記錄,無法給出确切的信息。

例句

1. 他在部隊中擔任廬伍,現已晉升為連長。

2. 他是一名優秀的廬伍,擁有優秀的軍事素質和領導能力。

組詞

廬伍是一個詞語,沒有派生或組合詞,它本身已經包含了具體的意義。

近義詞

軍人、士兵、戰士

反義詞

将領、指揮官、軍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