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上通道。 晉 左思 《吳都賦》:“通門二八,水道陸衢。”
“陸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釋義
指陸地上的通道或交通要道,強調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例如晉代左思《吳都賦》中“通門二八,水道陸衢”的記載,描述了水陸交通并行的場景。
字義拆分
文獻出處
主要見于古代文學作品,如《吳都賦》用“水道陸衢”描述吳國都城(今蘇州)的水陸交通布局。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屬于古語詞彙,常見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引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古籍詞彙的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獻考據類資料。
《陸衢》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表示道路或者街道。在古代,特指朝廷或者王宮周圍通往外界的主要街道。
《陸衢》的拆分部首是“阜”和“衣”,部首“阜”表示丘陵,部首“衣”表示衣物。《陸衢》一共有12個筆畫。
《陸衢》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當時是指大道或者街道。在《莊子·秋水》中的這個意思逐漸演變為一種高官顯貴的道路。在繁體字中,陸衢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陸衢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它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金文、戰國時期的篆書等。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由于書法的發展和演變,字形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1. 皇上巡視國内,大臣們急忙整修各地的陸衢以迎接他的到來。
2. 這個城市的陸衢寬敞整潔,人們在這裡行走十分方便。
陸路、陸軍、大陸、衢道、衢州、衢江
街道、道路、大道、衢
梁衢、倒衢、曲衢、私衙、山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