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身的意思、安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身的解釋

(1) [settle down;find a settled place for life;make one's home]∶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難條件下

無處安身

(2) [take shelter]∶在某處躲避

敵人四處搜捕抓人,我們隻得在破廟裡安身

詳細解釋

(1).安歇身子。謂住宿。《左傳·昭公元年》:“ 僑 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待制出身傳》:“其時天色又黃昏,前不及村無旅店,今夜哪裡去安身?”

(2).存身,容身。《國語·魯語下》:“ 叔仲 曰:‘子之來也,非欲安身也,為國家之利也,故不憚勤遠而聽於 楚 。’”《梁書·沉約傳》:“ 敖 傳嗣於墝壤, 何 安身於窮地。” 唐 朱灣 《詠壁上酒瓢呈蕭明府》詩:“不是難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開口欲從誰。”《水浒傳》第四四回:“﹝ 孟康 ﹞把本官一時殺了,棄家逃走在江湖上緑林中安身,已得年久。”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時,我是無所選擇的了,隻要有安身之處,有飯吃,不管是什麼工作,不管有沒有工資,都得幹了。”

(3).指容身之地。《快心三集》第十一回:“ 吳玉儔 從京中回來,過 揚州 ,即來詢問,見 喜兒 有了安身,甚是歡喜。”

(4).安定的人。《呂氏春秋·谕大》:“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

(5).猶言立身。《孔子家語·緻思》:“ 曾子 曰:‘入是國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澤施於百姓則富可也。’ 孔子 曰:‘ 參 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北史·隱逸傳·徐則》:“ 天台 真隱 東海 徐先生 ,虛确居宗,沖玄成德,齊物處外,檢行安身。”《水浒傳》第二四回:“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管桦 《将軍河》第一部第九章:“常言說,人無剛強安身不牢,我就看不上三打不回頭,四打連身轉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身"是漢語常用複合詞,由"安"與"身"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安身"包含三層含義:

  1. 字面本義

    "安"指安穩、安定,"身"指人的軀體,合指身體得到安定居所。《漢語大詞典》引《列子·黃帝》"不施智巧而安身"為早期用例,體現居住層面的具體含義。

  2. 引申生存狀态

    《古代漢語詞典》收錄其擴展義為"生活有着落",如元代關漢卿《窦娥冤》"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怎生能安身",強調基本生存保障。

  3. 哲學化表達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指出該詞在宋明理學中衍生出"立身處世"的抽象含義,如王陽明《傳習錄》所言"須是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能成己方能安身",指向精神層面的安頓。

該詞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安身立命""安身之處"等固定搭配,語音形式為ānshen(輕聲),符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安身”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釋義(如、、等),其核心意義及延伸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1. 居住生活
    指在特定環境中定居并維持生活,常用于描述在困窘條件下的生存狀态。
    ▸ 例句:“無處安身”
    ▸ 古文例:《左傳·昭公元年》提及“夜以安身”,指夜晚休憩。

  2. 容身與躲避
    強調暫時尋求庇護或躲避危險,如戰亂、追捕等場景。
    ▸ 例句:“敵人四處搜捕,我們隻得在破廟裡安身”


延伸含義

  1. 立身處世
    部分典籍中擴展為“立身之道”,如《孔子家語·緻思》中“安身”與品德修養關聯。

  2. 安定狀态
    在《呂氏春秋·谕大》中,指個人或家庭在亂世中的穩定狀态。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對比


若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7、9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陂畜标撥程材錘鈎大紅大紫噹啷膽略盜宄甸甸掂提谛認冬不拉方山子幡幢豐姿冶麗夫複何言割肚牽腸鶴膺洪勳徨徨黃金軀幻劫禍謀嚼雜稽城階街金蘭簿峻制枯莖流名力争路人甲馬瘦毛長沵迤霓霧牌子跁跒遷善塞違起例青眸邱山球子心腸犬馬之戀熱審濡迹生計學贳錢束币豎貂絲綢之路思企祟惡天地主天族土塘王瑩猥懑下愛小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