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絲袋。《宋史·儀衛志六》:“絳麾,如幢,止三層,紫羅囊蒙之。”
(2).指作佩飾的絲質香袋。 明 王彥泓 《踏春詞》:“偶因裙帶換,忘卻紫羅囊。”
“羅囊”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絲袋
指用絲織品制成的袋子,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宋史·儀衛志六》提到“紫羅囊蒙之”,描述儀仗隊中绛麾(紅色旗幟)用紫色絲袋覆蓋的情景。
絲質香袋(佩飾)
特指用作佩飾的香囊,多用于衣物裝飾或隨身攜帶香料。明代王彥泓在《踏春詞》中寫道“忘卻紫羅囊”,即指女性因更換裙帶而遺落香袋的場景。
羅囊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作形容一個人的頭發雜亂不齊、淩亂不堪的樣子。
羅囊的部首是缶(fǒu),由左右兩個部分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
羅囊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缶和囊兩個字組合而成。缶意為盛器,囊指的是袋子,将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容頭發像袋子一樣淩亂。
羅囊的繁體字為「羅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羅囊的字形稍有變化。其中,缶的上半部分形似「缶」字,下半部分寫作「由」,而囊寫作「㐅」。
1. 姑娘長得一副羅囊模樣,怎麼看都不整齊。
2. 他一宿沒睡,頭發亂得像個羅囊。
- 羅嵌:形容頭發非常雜亂攪混的樣子。
- 羅敷:形容頭發淩亂無章、無法梳理的樣子。
- 羅亂:頭發淩亂的樣子。
頭發淩亂、亂蓬蓬、蓬頭垢面。
整齊、梳洗、齊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