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e in dire straits; down-hearted] 窮困不得意
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聞甲落魄。——清· 周容《芋老人傳》
(2) 亦稱“落泊”
(1).窮困失意。《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酈食其 ﹞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 清 李漁 《玉搔頭·偵誤》:“他為甚麼那樣威風,你為甚麼這般落魄?”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前四句寫出驸馬公的威風,中四句回憶待诏時的光榮,末尾四句寫出自己的落魄。”
(2).放蕩不羁。《魏書·尒朱仲遠傳》:“大得財貨,以資酒色,落魄無行。” 唐 杜牧 《遣懷》詩:“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齊公憲 ﹞性落魄,嗜酒。” 清 姚瑩 《論詩絕句》之二二:“十裡 揚州 落魄時,春風荳蔻寫相思。”
失去魂魄。比喻驚慌失措。 冰心 《南歸》:“他失魂落魄似的,一天哭好幾次。”《花城》1981年第2期:“海鷗在翺翔,在歡叫,好像在撫慰船上驚駭落魄的旅人。”
“落魄”是一個多義且多音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窮困失意(讀音:luò pò或luò tuò)
指生活困頓、不得志的狀态。例如:
放蕩不羁(讀音:luò bó)
形容性格豪邁、不拘小節。例如:
驚慌失措(引申義)
比喻失去魂魄或極度慌亂。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學引用,可參考《史記》《三國演義》等古籍,或現代詞典釋義。
“落魄”是一個常見的漢語詞彙,用來形容一個人境遇不佳,失去了地位、財富或者名譽,處于困境中的狀态。
“落魄”的部首是草字頭,拆分為兩個部首:艸(草)和隹(酉)。
“落魄”的總筆畫數為13,其中艸(草)部的筆畫數為6,隹(酉)部的筆畫數為7。
“落魄”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風》中,用來描述“神仙、幽靈的飛行的風光”。後來,它的意義逐漸演變為形容人物的悲慘、不幸的情況。
“落魄”的繁體字為「落魄」。
在古代漢字中,有一種寫法稱為“隸書”寫法。根據這種寫法,「落魄」可以寫成「落魄」。
1. 他曾是一個有錢有勢的商業巨頭,但現在一無所有,完全落魄了。
2. 那個演員一度風光無限,但由于一次丑聞,他的事業迅速落魄。
1. 落敗:失敗、戰敗。
2. 落寞:孤獨、凄涼。
3. 落後:滞後、不進步。
1. 破落:衰敗、頹喪。
2. 頹廢:憔悴、沉淪。
3. 貧困:窮困、貧窮。
1. 興旺:興盛、繁榮。
2. 發達:進步、富裕。
3. 昌盛:充盈、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