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絡緯。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韻》:“飢啼春穀鳥,寒怨絡絲蟲。”參見“ 絡緯 ”。
“絡絲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區别,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指言辭瑣碎、無意義的争辯或讨論,常用于形容人們糾纏于細節而忽視實質内容。該用法源自古代學者鄭玄的故事:他在辯論時,常抓住對方言辭的細微錯誤取勝,并戲稱對方為“絡絲蟲”,暗諷其“細如絲線卻無實質”。
使用場景:
在部分文獻中(如唐代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韻》詩句“寒怨絡絲蟲”),它代指“絡緯”(即紡織娘,一種秋季鳴叫的昆蟲)。此用法現代較少見,需結合詩文語境判斷。
不同權威來源對“絡絲蟲”的解釋存在分歧:
絡絲蟲是指一種寄生在人體腸道的寄生蟲,屬于線蟲門鞭毛綱弓形蟲科。它的學名是“Trichuris trichuria”,主要感染人類的大腸和末段回腸。
絡絲蟲的拆分部首是白蟲部,并且它有14個筆畫。
絡絲蟲這個詞來源于其形态特征,形似細長的細線,因此被稱為“絡絲蟲”。
絡絲蟲的繁體字為「絡絲蟲」。
絡絲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絡絲蟲」。
醫生在病人的大腸中發現了絡絲蟲。
絡絲蟲的相關組詞有:寄生蟲、線蟲、蠕蟲。
絡絲蟲的近義詞有:鞭蟲、蛔蟲。
絡絲蟲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