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綸組節約 ”。
“綸組節束”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本義溯源
該詞原為“綸組節約”的異寫形式,最早見于《墨子·節葬下》和《淮南子·齊俗訓》,指古代葬禮中用絲綿裹屍并以絲帶纏束的習俗,屬于喪葬禮儀的一部分。
比喻用法
後引申為對人或事物的限制,強調外界規則、傳統或權力對個體自由形成的束縛。例如批評體制僵化時,可用此詞形容人被條框制約的狀态。
綸組節束,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分别解釋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綸組節束的意思是指将不同的元素、事物或人群加以整合、組織和管理,使其達到一緻的目标或狀态。它強調了合作、協調和調度的重要性。
綸組節束是由“纟”、“組”、“節”、“束”四個部首組成的。其中,“纟”是纖維的意思,表示纖維成為紐帶;“組”表示組合在一起;“節”表示節制和管理;“束”表示束縛和控制。
它的筆畫分别為:纟(3畫)、組(7畫)、節(8畫)、束(7畫)。
綸組節束這個詞源自《論語·述而》:“君子之道維《綸》《組》。”其中,《綸》指綸締,即收納和整合;《組》指組織和管理。這句話強調了君子必須善于整合和管理事物,以達到和諧的社會狀态。
《綸組節束》的繁體字為「綸組節束」。
《綸組節束》這個詞在古時候也有不同的寫法。如《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寫法為「綸組節束」。
1. 在公司的管理中,需要進行綸組節束,以實現團隊的目标。
2.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對各方的綸組節束。
綸組
綸節
組節
綸束
整合
協調
管理
松散
分散
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